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甘松岭

甘松岭

一名甘松山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(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)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通轨县“有甘松山”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开元十九年(731),吐蕃请“互市于甘松岭。宰相裴光庭曰:‘甘松中国之阻,不如许赤岭”’。《寰宇记》卷81嘉诚县:甘松岭“按《山海经》云:甘松岭亦谓之松叶岭,即江水发源于此。土人谓之松子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甘松岭在“卫西北三百里。亦曰甘松山,一名松桑岭。土人谓之松子岭。后魏有甘松县、唐置松州皆以此山名”。


古山名。又名甘松山(《隋书·地理志》)、松叶岭、松子岭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以产甘松得名。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。一说在松潘县西北。十六国前凉之甘松护军,西秦之甘松郡、北魏之甘松县、唐之松州、明之松潘卫、清之松潘厅和今之松潘县皆因此山得名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开元十九年(731年)吐蕃请“互市于甘松岭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庄集

    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二十里夏庄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高密县东北有夏庄集。

  • 明溪站

    元置,在今福建明溪县。明于此置归化县。

  • 梅里急部

    又作密儿纪部。辽北境部族,属西北路招讨司。即蒙元史料所载之篾里乞 (篾儿乞) 部。居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下游一带。辽道宗大安八年 (1092) 北阻卜酋长磨古斯举兵反辽,梅里急部亦从之叛,至

  • 回廓镇

    一名回郭镇。清置,属巩县。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南三十一里回郭镇。

  • 下浦镇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东二十里下浦乡。明嘉靖《袁州府志》卷2宜春县:“下浦,县东。”

  • 邻水县

    治所即今四川邻水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作“隣水县”。

  • 雅鲁县

    1929年改雅鲁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。1932年日伪分置布特哈左、右二旗 (左旗驻扎兰特,右旗驻博克图)。旋废。1934年改设布特哈旗。旧县名。1929年升雅鲁设治局置,治扎兰

  • 普洱道

    1914年由滇南道改置,属云南省。治思茅县 (今云南思茅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、墨江、江城、勐腊以西,沧源、双江、临沧、景东、新平以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年6月由滇南道改名,治思茅县(今云南

  • 甘谷城

    北宋熙宁元年(1068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。金升为县。北宋熙宁元年(1068年)置,在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。属秦州。金升为县。

  • 硖石泉

    在今江西德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九江府德安县: 硖石泉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地名峡石岭。泉水下流,灌田三百余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