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篆
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。明嘉靖时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。明嘉靖时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。明嘉靖时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。明嘉靖时于此置巡检司。
唐开元五年(717)郭知运置,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北。宝应元年(762)陷于吐蕃。唐开元五年(717年)郭知运置,治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北。宝应元年(762年)后没于吐蕃。
①桐水支流无量溪东源。源出今安徽广德县东南四十里羲苍山 (今称阳岱山)。《清一统志·广德州》: 碧溪 “在州东三十里,源出羲苍山,西北流入桐水”。②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北碧溪乡。1860年杞绍兴率
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,接咸丰县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明置,属长宁县。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梅硐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长宁县: 梅洞堡 “在县东五十里。宋政和五年置梅洞砦。……明因旧址设堡于此,并置梅洞巡司”。
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南平州。治所在四川今重庆市东南,巴南区清和乡。八年 (634)属霸州。十三年 (639) 废入南平县。
即喝盘陀国。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喝盘陀,或曰汉陀,曰渴馆檀,亦谓渴罗陀,由疏勒西南入剑末谷、不忍领六百里,其国也。” 唐置葱岭守捉于此。
即今河北沧县西五十六里崔尔庄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献县图: 东北有崔尔庄。
旧名雅应。即今浙江鄞县东南下应镇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 《市镇》:下应“距城二十里”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今广西容县。后废。
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十五里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卷7:“相传昔有隐士习黄石冲举之事甚笃,忽有道士从假牛耕石田种玉,隐士与之。方耕,隐士妻来牵牛,道士怒,遂舍之。至今石上犹存耕犁之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