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陈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后改为良德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。属电白郡。陈末改名良德县。
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南十四里北马镇。清同治《黄县志》有北马集。1984年设镇。
①蒙古中统三年 (1262) 改抚州置,治所在柔远县 (寻改名高原县,今河北张北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、怀安县、山西天镇县、内蒙古集宁市、太仆寺旗之间。元皇庆元年 (1312) 改为兴和路。②元至元
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8肥乡县:“列人埤或曰列人堤,县居其上,埤即堤类也。后魏孝昌年中,有人于此掘得破船,仍是杉材,尚甚用,莫测其由。盖是漳水久积淤泥,遂成高岸也。”
即今安徽霍山县东山王河村。旧属六安县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“山王河,州南九十里。”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治所在龙冈县(北宋末改名邢台县,在今河北邢台市)。《元和志》卷15邢州:“以邢国为名。”大业三年(607)改为襄国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为邢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巨鹿
即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一百三十里碎金驿。南宋李焘 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 北宋康定元年(1040),“鄜延都监黄德和将二千人屯保碎金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郁林州: 桥丽江 “在州南三十里。源出白石洞,又有沙田江,在州南四十里,源出州东南六岑山,俱流汇于南流江”。
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。清初赏给西藏。宣统三年(1911)设贡觉委员,属川滇边务大臣,1912年改置贡县。
即今陕西华县西三十里赤水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与竹水合,水南出竹山,北径媚加谷, 历广乡原东, 俗谓之大赤水, 北流注于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