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垭堡

白垭堡

明置,在今四川梓潼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梓潼县: 白垭堡“在县东。又东曰图山堡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岢岚州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岢岚军置,治所在岚谷县 (今山西岢岚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县地。蒙古太祖十六年 (1221) 废。明洪武八年 (1375) 升岢岚县置岢岚州,属太原府。辖境相当今山西

  • 枞阳镇

   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: 枞阳城,“ 《城邑考》: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,后又徙池之李阳河。元始还旧治。今仍为枞阳镇。明初置税课局于此”。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、陈玉成曾在此举行

  • 崇仁县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置,属抚州。治所即今江西崇仁县。大业初属临川郡。唐复属抚州。元属抚州路。明属抚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明吴与弼为崇仁人,传其学者称崇仁学派。②唐武德四

  • 石夷门

    又名石门。在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。春秋时,吴拒越,垒石为门,谓之石夷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肃宗上元二年(761),“张景超引兵攻杭州,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石门镇。相传

  • 克明镇

    金置,属临泉县。即今山西临县西北克虎寨镇。元废。

  • 涠洲山

   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之涠洲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遂溪县 “螺冈山” 条内: “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有涠洲山,中有三池。旧产珠。《志》 云:山团围皆海,周七十余里,内有八村,人多田少,皆以产珠为生。一

  • 三潺水

   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北青之大川。源出赴战岭山脉,东南流入日本海。《金史·高丽传》:“石适欢立幕府于三潺水。其尝阴与高丽往来为乱阶者,即正其罪,余无所问。康宗以为能。”

  • 龙苏郡

    南齐改��苏郡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龙苏县(今广西浦北县北十里苏村)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龙,又作��(《宋书·州郡志》)、陇(《南齐书·

  • 溪柄市

    即今福建福安市东南溪柄镇。清光绪 《福安县志》 卷3街市: 溪柄市在 “邑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大宁路

    蒙古至元七年(1270)改北京路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在大定县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)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为武平路,后复为大宁路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老哈河和奈曼旗以南,辽宁医巫闾山、大凌河以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