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层河镇

白层河镇

民国置,即今贵州贞丰县东四十里白层镇。亦名巴淌,系布依语音译,意为江口。以地处那郎河与北盘江汇口,故名。1935年红一方面军由此抢渡北盘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恒香郡

    北周武成中置,属芳州。治所在恒香县(今甘肃迭部县东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时置,治常芳县(今甘肃迭部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白龙江上游地区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鱼蛇镇

    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南复兴乡 (复兴场)。

  • 南丹州溪峒安抚司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升南丹州置,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。大德元年 (1297) 并入庆远路。元至正末升南丹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。大德元年(1297年)并入庆远路。

  • 位伯镇

   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二十八里位伯镇。明万历《保定府志》卷2束鹿县图:西有位伯集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束鹿县图:西北有位伯镇。在河北省辛集市中北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五村,人口

  • 长山口

    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、南长山子一带。后金天聪五年(1631), 明军阵于长山口,皇太极督兵三万击之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西长山子、南长山子一带。后金天聪五年(1631年),明兵阵于长山口,

  • 鸿雁洲

    即今广东新丰县东三里大营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长宁县: “隆庆三年正月以归善县鸿雁洲置。……万历元年徙治君子峰下。”

  • 铜锣洲

   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十里骜山水口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一》: 铜锣洲“周十里。耒水直流,此为之障”。

  • 力乏桥

    亦作力发桥、立发桥。即今江苏海安县东十里立发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如皋县北有力乏桥。

  • 新州

    ①南朝梁武帝置,治所在新兴县 (今广东新兴县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及云浮市东南地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新兴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新州。元至元十六

  • 峨峰山

   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铜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10抚州临川县: 峨峰山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出铜,因号铜山,天宝六年敕改为峨峰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