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口隘

石口隘

在今江西信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信丰县:石口隘“在县东。又有鸦鹊隘,路通会昌、安远二县”。


在今江西省信丰县东。清属新丰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城堤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江陵县:万城堤在“府西六十里。介当阳、江陵之间。嘉靖十一年江水决此,直冲郡西,城不浸者三版。明年有司修筑”。

  • 牧靡山

   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。《水经·若水注》: “山生牧靡,可以解毒,百卉方盛,鸟多误食,鸟喙口中毒,必急飞往牧靡山,喙牧靡以角毒也。”

  • 公陂市

    又名公陂墟。即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六十五里公溪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抚州府乐安县:东北有“公陂墟”。

  • 青家关

    在今甘肃会宁县东九十里青江驿乡。明置青家巡司戍守,并置递运所及青家驿于此。

  • 禽乡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、阳东等市县境。南齐以后废。

  • 多融山

    一名晋原山。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1晋原县:“多融山在县西南。”

  • 二十四桥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门外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4扬州:二十四桥“隋置,并以城门坊市为名。后韩令坤省筑州城,分布阡陌,别立桥梁,所谓二十四桥者,或存或废,不可得而考”。宋沈括《补笔谈》犹载二十四桥之名。或谓二十

  • 光塔寺

    即怀圣寺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。始建于唐。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的清真寺之一。即“怀圣寺”。

  • 鄠县

    西汉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户县北二里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晋属始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属京兆郡。隋大业十年 (614) 迁治今户县。唐属京兆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属西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

  • 忽剌火失温

    又作忽兰忽失温 (蒙古语,意为红山咀)。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图拉河上游南的乌兰山口。《元史·明宗纪》: 明宗从和林东行,过土拉河,至忽剌火失温,复东行至克鲁伦河上游西的撒里怯儿。金幼孜 《后北征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