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子岭

石子岭

①在今河北平泉县北官坟梁村附近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中京大定府泽州有“石子岭”。其地为燕京通往中京驿路必经之地,宋王曾《上契丹事》:“至铁匠馆,过石子岭, 自此渐出山,七十里至富谷馆,八十里至通天馆,二十里至中京。”清乾隆《热河志》卷68引《元一统志》:石子岭“在惠州(今平泉县南会州城)北八十里”。

②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。《魏书·序纪》:东晋太元初,苻坚遣大司马苻洛等伐代,拓拔什翼犍“南部大人刘库仁走云中,帝复遣库仁率骑十万逆战于石子岭,王师不利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,“又经阳城泽、横刬北门、突纥利泊、石子岭,百余里至阿颓泉”。


古山名。(1)在今河北省平泉县东北漥子店附近。辽自燕京去中京多取道于此。(2)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元年(376年),前秦苻坚遣苻洛击代。代王什翼犍使刘库仁御之,战于石子岭。即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附贾耽记夏州通大同、云中道:“从夏州北渡乌水,……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,又经故阳城泽,横刬北门突纥利泊、石子岭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狭关

    即木峡关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通六年(534),宇文泰讨侯莫陈悦,军“出木狭关”。胡三省注:“狭当作峡。《唐志》:原州平高县西南有木峡关。”

  • 高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应劭曰,“在高河之阳”。因名。东汉属河间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北魏为高阳郡治。隋属河间郡。唐属瀛州。北宋为顺安军治,熙宁六年 (

  • 保安砦

    北宋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天水市境。

  • 虎爪山

    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萧山县: 虎爪山在 “县西南五十里,下临大江,与钱塘、富阳分境。山势回环盘薄,踞峙江滨,其南与浦江、诸暨诸山相联络”。

  • 八团镇

    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川沙堡“产盐,商贾辐辏。地名八团镇”。

  • 连山关

    明置,属定辽中卫。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南连山关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连山关在“(辽阳)城东南一百八十里,朝鲜入贡之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连山关在“司东南百八十里。地有连山,因名。朝鲜入贡

  • 木绵岭

    在今浙江常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常山县:木绵岭“在县南十里。由此达江山之道也”。

  • 萆山

    即抱犊山。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61获鹿县: “萆山,今名抱犊山。韩信伐赵,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,从间道萆山而望,遂呼为萆山。” 《金史· 地理志》: 获鹿县 “有萆山”。

  • 枋堰

    一名枋头。东汉建安九年 (204) 曹操修筑,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南,历枋堰。……魏武王于水口,下大坊木以成堰,遏淇水东入白沟,以通漕运。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。

  • 巴彦诺尔

   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青海辉特部南一旗:“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,周四十余里。水西北流出,屈曲三百数十里,入和尔必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