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梁城

石梁城

①在今河北廊坊市东南。唐武德中曾为安次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东安县:石梁城“在旧州头东南五十里。或云南北朝时所置戍守城也”。

②在今江苏六合县西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太建五年(573)“南谯太守徐槾克石梁城”。即此。北齐置为瓦梁郡治。

③即今安徽天长市西石梁镇。东晋置戍。北周置石梁郡。唐为石梁县,后废。《清一统志·泗州》“石梁故城”条引《县志》:“石梁城,在县西三十里。俗名古城,遗址尚存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鹿门

   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赵肃侯十六年 (前334),“肃侯游大陵,出于鹿门”。《正义》: “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,源出白鹿山南渚,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。”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。《史记

  • 雉亭山

    一名骑亭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,与临沂山相接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雉亭山 “北与旧临沂县相望,今隶慈仁乡,俗又呼为骑亭山。石迈《古迹编》 云: 旧说齐武帝东游钟山,射雉,因以为名。或云,吴大

  • 黄颊山

   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。唐初王绩 《黄颊山》 诗,即指此。《清一统志 · 绛州一》: 黄颊山“在河津县东北四十里,上有文中子洞”。

  • 林梓镇

    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林梓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如皋县东南有林梓镇。在江苏省如皋市东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梓,人口 6500。古称高阳荡,明初因梓树成林,改今

  • 黑济格城

   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古楼一带。明万历二十一年 (1593),以扈伦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攻此城。《清太祖皇帝实录》 作黑机革城,《圣武纪》 作赫济格城。又作赫济格城。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古楼一带。

  • 大井

    在今江西井冈山市(茨坪)西。原是王佐的农民自卫军驻地。为井冈山五井(大井、小井、上井、中井、下井)之一。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时驻此。区片名。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西南部、罗霄山

  • 凉泉

    在今陕西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凤县:凉泉 “在县 (今凤州镇) 西二十里,西流与嘉陵江合。后魏以此名县。寻改梁泉。凉与梁古通用也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望江县中部、太阳山西南。凉泉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

  • 宝祐城

   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七里。旧名堡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扬州府: 宝祐城,“ 《志》 云,城周千七百丈,遗隍断堑,隐隐可寻,即隋迷楼故基也。宋宝祐四年,贾似道奉诏筑,所谓包平山而瞰雷塘者”。

  • 黑水

    ① 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华阳黑水惟梁州”;“黑水西河惟雍州”; “导黑水,至于三危,入于南海。” 历来经学家解释不同: 一说以为梁、雍二州的黑水和导川的黑水是一条水,发源雍州,南流过梁州,入南海,见

  • 阆中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阆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阆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阆州置,治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