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洞镇

石洞镇

①北宋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蓬溪县:石洞镇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

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石洞镇场在“州西北三十里”。民国《泸县志》卷1:石洞镇场“以场后石洞得名。距城二十五里”。


(1)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北部。面积66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洞,人口 4350。以天然石洞得名,于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建。1950年置石洞镇,1958年为红旗公社,1980年复置石洞镇。1992年双嘉、永寿二乡并入。产稻、油菜籽、梨、柑橘、蚕茧等。有变压器、酿酒、翻胎、编织、砂石、粮油加工等厂。为区境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泸隆、泸荣公路经此。有烈士陵园。(2)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中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,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洞场,人口 2860。因清乾隆年间在白安河上建成多孔石板平桥,得名。1950年为石洞乡,1958年为公社,1983年改乡。1992年石洞、永宁二乡合并置石洞镇。产棉花、油菜籽、辣椒。有织布、酿酒、采煤等厂矿。为物资集散交易中心。东永、东保公路经此。(3)在贵州省天柱县西南部。面积198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洞街,人口980。1953年建石洞乡。1961年建石洞公社。1969年水洞、都岭二公社并入。1970年二公社析出复建置。1984年改为镇。1992年水洞、黄桥、都岭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松、杉等。高水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佐寨

    元置,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。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改为康佐副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。属普定路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改康佐长官司。

  • 阳明堡

    即今山西代县西南阳明堡镇。同蒲铁路有原阳支线通此。光绪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代州西南有阳明堡。1937年10月,八路军曾夜袭阳明堡日本侵略军飞机场。

  • 保塞砦

    北宋崇宁三年 (1104) 于安儿城置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西宁州: “东至保塞砦五十七里。”

  • 永平郡

    东晋升平五年(361)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安沂县(今广西岑溪县西北)。南齐移郡治夫宁县(今广西藤县东北)。梁于郡置石州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藤州。大业三年(607)复为永平郡,治所在永平县(今广西藤

  • 新河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析博昌县置,属青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里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,属乘州。六年 (623) 又废。②北宋皇祐四年 (1052) 升新河镇置,属冀州。

  • 盗泉

    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。《文选·乐府下·猛虎行》 注引 《尸子》 曰: 孔子 “过于盗泉,渴矣而不饮,恶其名也”。《水经·洙水注》: 盗泉 “出卞城东北卞山之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 引 《县志》曰:

  • 五里牌墟

    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余里五里牌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郴州图:州北有五里牌墟。

  • 梵净山

    古名三山谷。又名辰山、思邛山、九龙山。土名饭甑山。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,与江口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处。海拔2494米。《黔记》: 贵州山,以梵净山为第一。《清一统志·松桃厅》 引 《九龙

  • 新田城

    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新田城,“ 《城池志》,庾岭北四十里为新田城”。

  • 三贤堂

    又名思贤堂。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6:“思贤堂,旧名思贤亭,以祠韦应物、白居易、刘禹锡,后改曰三贤堂。绍兴二十八年,郡守蒋璨建。三十二年郡守洪遵又益以王仲舒及范文正公二像,更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