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禹陵

禹陵

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会稽山麓。始建于南朝梁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 “或言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,庙在县东南十一里。”


又称大禹陵。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,会稽山麓。相传为夏禹陵墓所在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或言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”旧有陵殿,已毁。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,内立明人南大吉书“大禹陵”三字巨碑。亭旁有禹庙,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(545年),依山而筑,气势雄伟。其大殿为1934年重建。庙门前岣嵝亭中有岣嵝碑,也称禹王碑,为明代据衡山岣嵝碑拓本摹刻。庙东侧窆石亭内有高2米的圆锥状窆石,石上刻有古隶和宋、元题刻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禹庙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佛寺堡

    明置,属肃州卫。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九十里金佛寺乡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 金佛寺堡,“城在近山,周二里四十丈。今有把总”。

  • 安固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安阳县置,属临海郡。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。《寰宇记》卷99瑞安县:“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。”东晋太宁元年(323)属永嘉郡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

  • 爱州

   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 (523) 置,治所在移风县 (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北马江南岸)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九真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爱州。治所在九真县 (今越南清化省清化)。天宝元年 (7

  • 韩婆山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“铜斗山” 条下: 韩婆山,“宋建炎间,邓雩、傅安聚兵保障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韩婆岭 “在金溪县南五十里。周四十里”。

  • 如库部

    亦作茹库部。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金县“所居蛮曰茹库,乃汉越嶲郡北境,与吐蕃接”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卷下作如库。元至元十年(1273)内附,十五年(1278)立为金州。

  • 高梁谷

    即高渠谷。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一带。

  • 大翁迦洞

    元置,属师壁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三十二里旧司镇。元末明玉珍改为大旺宣抚司。

  • 禁苑

    ①即秦汉上林苑。在今陕西西安市渭水以南。为帝王射猎游乐之处。西汉武帝时开拓,周围扩充至二百余里,在今周至县以东、蓝田县以西、秦岭以北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 “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。” 东汉张衡 《

  • 乐业乡

    即今广西乐业县(同乐镇)。旧属凌云县。1935年于此设乐业县。

  • 勐 (猛) 半

   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设勐伴土便委。后亦称勐帕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半” 为巨人脚印,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