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山县
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,属竟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。后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复置,为基州治。治所在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。后属荆州,八年 (625) 废入长林县。
古县名。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,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。属竟陵郡。唐初废。
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,属竟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沙洋镇。后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复置,为基州治。治所在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。后属荆州,八年 (625) 废入长林县。
古县名。隋大业初改绿麻县置,治今湖北省荆门市北。属竟陵郡。唐初废。
在今浙江淳安县(排岭镇)东北四十里栅源坞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淳安县: 栅源,“吴贺齐与山越战,树栅于此,因名”。
①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艾不盖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元帝时,“ (韩) 昌、(张)猛与 (呼韩邪) 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,刑白马,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,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
即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,外兴安岭南段。《隋书·北狄传》: “南室韦……土地卑湿,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、欠对二山。”古山名。又称貣勃山。即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特尔莫山。
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北小港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南昌府丰城县:“北有港口巡检司,治大江口,后迁县东北小江口,废。”
在今贵州清镇市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威清卫“大坝洪”条下:汲波塘“壅溪涧诸流, 灌田甚广”。
明初建,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黑瞎子岛上木克得赫屯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“莽吉塔城”。
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七十七里三阳乡。民国《歙县志》附图:县东北有三阳坑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歙县东北部、昌源河上游。三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00。传古代有三只羊停此坑中,主人信为吉兆,定居于此,得名三羊坑,
即汶川县。治所即今四川汶川县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异牟寻与吐蕃合力内扰,“一趋茂州,逾文川,扰灌口”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单柱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立沙礁。1947年改名立威岛。
在今广西来宾县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石牙山“在来宾县南乡。平地有二石,峭拔宛如象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