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桥关
清乾隆二十五年 (1760) 置,属汶川县。在今四川汶川县南四十里绵虒镇附近岷江索桥头处。嘉庆 《汶川县志》 卷2: 索桥关在 “治北门外索桥头,距城一里。……稽查盐茶,影射及汉羌番民之出入”。
清乾隆二十五年 (1760) 置,属汶川县。在今四川汶川县南四十里绵虒镇附近岷江索桥头处。嘉庆 《汶川县志》 卷2: 索桥关在 “治北门外索桥头,距城一里。……稽查盐茶,影射及汉羌番民之出入”。
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四十里大罗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蒲圻县“蒲圻湖”条下:“大罗湖与龙坑、马蹄诸湖,皂潭、黄土潭诸水互相灌注,入于新店河。”
即今贵州榕江县西南九十里定威水族乡。清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22古州同知: 定旦汛 “土城周三百六十五丈,都江水程之关隘也”。“定旦” 系水语音译,意为岩脚地。
清雍正八年 (1730) 置,属巩昌府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乾隆三年 (1738) 改属兰州府。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中部,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。属白银市。县境被白银市平
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北谢埠街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有谢埠市。
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。金名金山。元称瓮山。清乾隆十六年(1751)乾隆帝为母祝寿,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,改瓮山为万寿山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84引《御制大报恩延寿寺碑记》称:“粤乾隆辛未之岁,
即今河北平山县西百二十里下口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治所在邻山县(今四川大竹县东南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作“隣州”。
东汉改朝阳县置,属济南国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七十二里码头乡。以南阳郡有朝阳,故此称东朝阳。西晋属乐安国。南朝宋复改朝阳县。古县名。东汉永平年间以朝阳县改名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甜水村。因南阳郡有朝
①东晋隆安五年(401)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即今湖北荆门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46长林县:“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云:当阳东有栎林长坂。昔时武宁至乐乡八十里中拱树修竹,隐天蔽日,长林盖取名于此。”隋开皇十一年(5
即今天津市蓟县西三十里邦钧镇。宋洪皓《松漠纪闻》:“蓟州三十里至邦军店。”即此。清改为邦均店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