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亦作扬同。即象雄。分为大羊同、小羊同两部。《唐会要·大羊同国》:“大羊同,东接吐蕃,西接小羊同,北直于阗。……至贞观末,为吐蕃所灭。”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拉达克地区,小羊同
即今陕西南郑县治。清光绪 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南郑县: 周家坪 “在城 (今汉中市) 西南八十五里”。1961年南郑县迁治于此。
北宋元丰七年 (1084) 置,属熙州。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北七十里。金属康乐县。元废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筑大城,设都司驻防。北宋元丰七年(1084年)置,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北。属狄道县。元时废
①即泉山。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岸。宋释赞宁《笋谱·二之出》:“龙牙竹笋出永嘉大罗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永嘉县:大罗山“广袤三十余里。一名泉山……即朱买臣所云越王居保之泉山也”。②在今
亦名温秀岭。即今陕西礼泉县北五凤山,为礼泉、乾县和永寿三县界山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6: 温宿岭 “汉时温宿国人令居此地田牧,因以为名”。
即隋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)东面最北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“(杨)玄感屯上春门”。即此。隋洛阳郭城东垣最北门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。大业九年(613年),杨玄感攻洛阳,屯军于此。
唐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区北高尔山城)。仪凤二年 (677) 安东都护府徙治于此。开元二年 (714) 又徙平州。后废。唐置,治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)。后废。
在今甘肃永靖县西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86西秦录:东晋隆安四年(400),“乾归将叛谋泄,利鹿孤遣弟吐雷屯于扪天岭”,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甘肃省永靖县西。东晋隆安四年(400年)南凉秃发利鹿孤遣其弟吐雷
又名石膏山。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二十五里玲珑山。清魏名世有《游北峰山记》石刻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新喻县置,属临江路。治所即今江西新余市。明洪武初复降为新喻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新喻县置,治今江西省新余市。明洪武初复降为新喻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