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罗店镇

罗店镇

又名罗溪、罗阳。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罗店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仓州一》 引 《江南通志》: 罗店镇 “元至正间创。近海殷富,市廛之盛埒南翔”。


(1)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西部。面积49.7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罗店,人口 5600。因元时有罗姓在此开店,得名。清光绪《罗店镇志》:“元至正间罗升始居此,因名罗溪。”后称罗店。明为嘉定县七镇五市之首,被誉为“金罗店”,为商业大镇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称罗店市,1929年为第四区,1938年称罗店镇,1945年改罗店区,1947年复为镇,1959年改公社,1984年改乡,1989年置镇。2000年罗南镇撤销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蔬菜。特产草莓、葡萄、蘑菇。有织带、化工、螺帽、塑料、无线电配件、服装等厂。沪太路、月罗公路在此交会。古迹有明建宝山净寺。(2)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西北部。面积72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罗店,人口 4620。狮子山南麓。罗姓始居,故名。1949年为安狮乡,1958年后改双龙公社。1983年复为乡,名罗店。1986年置镇。产稻、蔬菜、花卉、水果、茶叶等。有水泥、玻璃纤维、铸钢、五金、制茶、建材、坩锅等厂。盛产山茶花、白兰花、茉莉花,为佛手产地。素有“花乡”之称。公路通市区。北有双龙洞风景区。(3)在湖北省京山县东部。面积296平方千米。人口8.1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罗店街,人口 7600。传明代罗姓夫妇到此开店并形成小集,名罗店街。1949年为第三区,1958年属宋河公社。1975年设罗店公社,1984年设镇。2001年马店镇并入。大富水由西北向东南流过。丘陵平畈相间。主产稻、小麦。有纺织配件、砖瓦、造纸磷肥、水泥制品、陶器、服装等厂。为县东北部农贸集市。宋应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峡

    ①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大峡。明置土巡司于此。②亦名大石峡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一》:大石峡“在碾伯县西北,西去西宁县九十里,较小石峡尤雄壮”。(1)即“巫峡”。(2)即“桑园峡”。

  • 羊山寨

   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一百里羊山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即墨县:走马岭寨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又东北十里有羊山寨”。

  • 吴川水

    指今广东吴川市西之鉴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67吴川县:“吴川在县西。水中有三川石。”县以此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吴川县:吴川水在“县西一里。鉴江及陵、罗诸水自化州合流,至县北二十里复纳浮山水,流经城西,

  • 灵仙山

    在今河北蔚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蔚州“倒刺山”条下:“又有三奇石,俨如三仙,因名灵仙山,五代唐(按,应为晋)以此名县。”

  • 安乐矶

    在今湖北鄂城市东三十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全综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曰:“权使子登出征,已出军,次于安乐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上文州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属谅山府。治所在杯兰县(今越南北部谅山省朋漠恬霞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
  • 新淦县

    西汉置,属豫章郡,为豫章都尉治,后为南部都尉治。治所即今江西樟树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新淦县: “县有淦水,因以为名。” 隋开皇十一年(591) 徙治今江西新干县,属庐陵郡。唐属吉州。北宋淳化三年 (

  • 王公峰

    在今安徽祁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祁门县:王公峰“在县南二十五里。高出万仞,不与群峰接”。

  • 毗陵典农校尉

    三国吴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毗陵县 (今江苏常州市)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改置毗陵郡。三国吴置,治毗陵县(今江苏常州市)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改置毗陵郡。

  • 高阙

    战国赵长城西端障塞。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狼山南麓之石兰计山口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赵武灵王 “筑长城,自代并阴山下,至高阙为塞”。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,与匈奴右贤王作战。东汉窦固等数路伐匈奴,祭肜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