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翁公山

翁公山

又名神山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蜈蚣坝两侧及北面的山岭。吴公、蜈蚣皆蒙古语翁衮之音转。意为 “神”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 翁公山“在归化城北三十五里。有元时建甸城废址。按此即阴山也。西自河套之北,起吴剌忒西境; 东至归化城东北,层峦峻岭,连亘五百余里,其间土名不一,自西而东,连绵起伏,至归化城北界,如白云、哲特虎、太白、拜洪戈尔、牛心以东,至蟠羊山及五达苏尔哲、喀朗乌诸谷,皆阴山也,翁公势最高峻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旁水

    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德庆州: 罗旁水 “在州西四十五里。源出废都城县,南流七十里入江。水口有石,其纹如罗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 ·肇州府》: 罗旁水 “自西宁县流入西江。曰罗旁口”

  • 茶磨山

   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: 茶磨山,“今山周不过三里”。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。

  • 万全左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。建文四年(1402)徙治蔚州(今蔚县),永乐元年(1403)又徙治通州(今北京市通县),后徙治今左卫镇,属万全都司。清康熙三十二

  • 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

    蒙古宪宗元年(1251)置,治所在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后废。

  • 纳刺山

    亦作纳拉岭。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沙鲁里山脉南支。民国梅心如《西康》:沙鲁里山脉“为金沙江与雅砻江之分水岭,经巴安,理化两县境,再南为纳拉岭”。

  • 岐岭关

    明置,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:岐岭关“在岐岭上,有中岐岭、下岐岭二关”。

  • 菜园渡镇

    即今陕西勉县治。1935年沔县 (今勉县) 由县西旧城 (今武侯镇) 迁治于此。

  • 汊涧镇

    即今安徽天长县西汊涧镇。清嘉庆《天长县志》卷2:汊涧镇在“(城)西四十五里”。在安徽省天长市西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汊涧,人口 6840。因河汊较多得名。1949年置汊涧镇,19

  • 北平市

    1928年于旧京师置北平特别市(今北京市),直隶于行政院,为河北省治。1930年改称北平市,不久移省治于天津市。1937年日军占领后,曾成立“北平地方维持会”、“北京特别市”。1938年改为北京市。1

  • 宽甸县

    清光绪三年 (1877) 析岫岩厅东部地区置,属奉天凤凰厅。治所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(宽甸镇)。以宽甸堡为名。民国初属奉天东边道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改属安东省。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