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溪站
元置,在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。
元置,在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江州置,治所在德化县(今江西九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、瑞昌、彭泽、湖口、德安等市县地。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朱元璋改置九江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江州为路,治德
即今山西石楼县西南义牒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又南,左会石羊水,循溪东入,导源穷谷,西流注于河。”
北宋庆历元年 (1041) 置,属晋州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五十里。金废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东南隅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8: 采莲泾 “在城内东南隅,运河之阳也。今可通舟,两岸皆民居,亦有空旷为蔬圃,此种莲旧迹也。上有采莲泾桥”。
即今湖北秭归县西北牛口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1944年日伪置,治下塘集(今安徽长丰县南下塘镇)。1945年8月废。
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32:“秦王马迹泉在节义乡。”久湮。
亦作改金、街津屯。因山得名。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街津口赫哲族乡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55: “街基地方,一名街津,属三姓,富克锦城之东,距城三百里。” 赫哲人世代居此,以盛产鳇鱼著称。集镇名。在吉
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池口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汉川县西南有张池口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镇淮桥西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6:东晋太宁二年(324),王敦将沈充、钱凤犯建康,“分军从竹格渚济水”,至宣阳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