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苏村

苏村

①即今山西安泽县东南苏村。民国《岳阳县志》卷4:苏村“距城百八十里”。

②即今山东沂南县东北苏村镇。1940—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沂东县治此。

③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十里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元符三年(1100)四月,“河决苏村”。又,《元史·河渠志》 延祐七年(1320)六月,“开封县苏村及七里寺复决二处”。即此。


(1)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。北宋建中靖国元年(1101年)修筑苏村西堤。元延祐七年(1320年)河决于此。(2)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歙县东北部。苏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870。产毛竹、药材、黄花菜等。有粮食加工、制茶等厂和茶场。杭徽公路经此。(3)村名。在山东省莘县西南部。属王庄集乡。人口 1576。相传,明永乐年间,苏氏一户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,立村苏村。有养殖、食品加工等业。纪念地有苏村烈士集葬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两岔河

    即今陕西镇安县东南两河街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镇安县:两岔河镇“距城东南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田罗县

    南齐置,属马门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博白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沐楼山

    亦作三木楼山。在今蒙古国西南部。袁宏《后汉纪·明帝纪》:永平十六年(73),耿秉出张掖居延塞击句林王,至沐楼山。《后汉书·窦固传》作三木楼山。

  • 汉阳城

    ①隋大业三年(607)筑,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坪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“汉阳城在贵平县东二里。周回三百六十步,高二丈。隋大业三年筑,欲移贵平于此。义宁元年废。今为东林寺。”②在今福建浦城县北。

  • 安兴县

    南朝梁改新丰县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东北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废。仁寿元年(601)改广牧县复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今荆沙市荆州区东三十里。大业初属南郡。唐贞观十七年(64

  • 鼎湖宫

    又作鼎胡宫。汉武帝时建,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焦岱镇。《汉书· 郊祀志》: “文成死明年,天子病鼎湖甚。” 晋灼注: “ 《黄图》 宫名,在京兆。《地理志》 湖本在京兆,后分属弘农也。” 《汉书·扬雄传》

  • 湛水

    ①源出今河南宝丰县东南,经平顶山市、叶县,至襄城县界入北汝河。《周礼·职方氏》: 荆州“其浸颍、湛”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六年 (前557),“楚公子格及晋师战于湛坂”。杜注: “襄城昆阳县北有湛水,东

  • 南塘

    ①即横塘。三国吴孙权在建业 (今江苏南京市) 南淮水 (今秦淮河) 南岸筑,六朝时为都城南面防守重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六年 (410),卢循攻建康,刘裕守石头城,“出阵于南塘”,即此。②在今江

  • 辟 (闢) 里沁

    在今新疆伊宁县西北皮里其河东岸。清祁韵士 《西陲要略》 卷3: “阿里木图沟泉水,在辟里沁之西,分引灌溉商户地亩并绥定城旗屯。”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辟里沁水 “南流经辟里沁卡伦北,折而流经

  • 龙鸠寨

    亦作龙鸠堡、笼鸠寨。南宋置,属嘉州犍为县。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。《宋史·黄畴若传》:南宋开禧间,“(董)蛮再犯龙鸠堡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