荡昌县
①东汉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中部义安省境。后废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 驩州九德县: “后汉遣马援讨林邑蛮,援自交趾循海隅,开侧道以避海,从荡昌县南至九真郡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: 演州 “荡昌废县在州西。……按二汉志无此县”。
②西晋武帝时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即今广西容县。南朝梁普通四年 (523) 改为阴石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武帝时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。属合浦郡。南朝梁普通中改为阴石县。
①东汉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中部义安省境。后废。《旧唐书· 地理志》 驩州九德县: “后汉遣马援讨林邑蛮,援自交趾循海隅,开侧道以避海,从荡昌县南至九真郡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: 演州 “荡昌废县在州西。……按二汉志无此县”。
②西晋武帝时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即今广西容县。南朝梁普通四年 (523) 改为阴石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武帝时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。属合浦郡。南朝梁普通中改为阴石县。
元置,属播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湄潭县东。明属播州宣慰司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省入湄潭县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湄潭县东。属播州宣慰司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湄潭县一带。明万历年间废。
①商至春秋方国。《鲁大司徒匜铭》作“”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年(前645),“齐师、曹师伐厉”,即此。②一作赖。西周国名。姜姓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年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永乐元年(1403)迁治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冶河上游。在今河北井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甘淘河在“县(今城关镇)东南十五里。其地有柏山岩,河流绕其下,一名冶河,其上源出山西平定州之绵山,即泽发水也,流经县境,合于绵蔓河”。
北宋淳化四年 (993) 置,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。景德元年 (1004) 改保德军。北宋淳化四年(993年)置,治今山西省保德县。景德元年(1004年)改保德军。
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2《花大列传》:花大等“犯三岔河,西沙岭迤南吴家坟”。即此。
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大录乡东北香扎。后废。
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。《宋书·吐谷浑传》: “白兰土出黄金、铜、铁。其国虽随水草,大抵治慕贺川。” 《南齐书》 作 “慕驾川”,《北史》、《通典》 作伏罗川。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以故且兰国地置,为牂柯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市西南。西晋改为且兰县。古县名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以故且兰国地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(一说治今福泉市)。为牂柯郡治
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罽宾国遏纥城 (今阿富汗喀布尔以东至巴基斯坦白沙瓦之间的喀布尔河流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