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蒙自县

蒙自县
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目则千户置,属临安路。治所在今云南个旧市东部,松树脚锡矿所在的山上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县境有山名目则,汉语讹为蒙自。” 彝语称该山为母祖白莫,“母”为天,“祖” 为高,“白莫” 为大山,意即顶天的大山。明属临安府,成化二十年 (1484) 迁治今云南蒙自县。民国初为云南蒙自道驻地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南部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228平方千米。人口32.4万。辖10镇、4乡(含2苗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文澜镇。以境内目则山得名。彝语称目则山为“母祖白莫”,“母”为天,“祖”为高,“白莫”为大山,意即“顶天的大山”,后“目则”讹为蒙自。西汉置贲古县,治今县址东南,属益州郡。三国蜀汉、西晋属兴古郡。东晋属梁水郡。南朝齐改新丰县。唐南诏属通海都督。宋大理属秀山郡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立目则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蒙自县,治今址,属临安路。明属临安府。南明永历二年(1648年)改蒙自县为乐新县。清复名蒙自县,属临安府,裁新安所,析县东南地入开化府。光绪十三年(1887年)辟为商埠,设蒙自关,属临开广道。1914年属蒙自道,为道尹驻地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蒙自专区,为专员公署驻地。1957年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,为州府驻地。1958年撤县并入个旧市,州府迁驻个旧市。1960年复蒙自县,属个旧市。1961年复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。2003年自治州人民政府由个旧市迁本县。地处滇东南岩溶盆地区南缘。全境多为山区,北部有蒙自、草坝、雨过铺等坝子,南溪河、绿水河、岔冲河、犁江河流经境内,湖泊有长桥海、大屯海。主要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甘蔗、花生、烟叶、茶叶等。特产年糕、“过桥米线”、刀烟、白桃、甜石榴。工业有农机、化肥、橡胶、丝绸、火柴、印刷、制糖、制药、皮革等。昆河、蒙宝、草官铁路和昆河、蒙马公路通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曹士桂墓、蒙自租界址、碧色寨车站、南湖、缘狮洞、瀛洲亭等。纪念地有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会址、蒙自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副州

    元置,属鹤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02) 废。元置,治今云南省鹤庆县境内,属鹤庆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废。

  • 毕家桥

    即今安徽郎溪县西南毕桥镇,接宣城县界。清光绪《广德州志》卷11建平县《市镇》:毕桥镇在“县南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鼎峰山

   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闽清县: 鼎峰山在 “县西二十里。有双岩,梅溪环流其下”。

  • 龙头影营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条:“迤南有龙头影营……在县北江东岸。”

  • 龙朋里

    即今云南石屏县东北四十里龙朋镇。民国初置县佐。

  • 傅家河

    在今陕西安康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 傅家河 “在安康县北二十五里。源出王莽山,南流入月河”。

  • 厉乡

    ①一作濑乡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鹿邑县东。老子生地。《史记·老子列传》:“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。”②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阳郡随县:“厉乡,故厉国也。”师古注:“厉读曰赖。”(1

  • 小店镇

    即今河北博野县北四十里小店镇。明万历《保定府志》卷2博野县图:北有小店村。(1)在河北省博野县北部。面积34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店,人口3320。河边有店,村以店名。1953年设乡,

  • 亭子铺

    明置,属达州。在今四川达县东南亭子镇。明正德 《夔州府志》 卷2: 亭子铺在 “ (达) 县东四十五里”。白莲教首领徐添德是亭子铺人,清嘉庆初在此举行反清起义。

  • 小竺山

    一名小竹山。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《明史·河渠五》:“考《胶莱地图》,薛岛西有山曰小竺,两峰夹峙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