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水县
北周闵帝元年(557)置,属金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金仙镇。《寰宇记》卷86西水县:“以界内西水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属隆州。大业元年(605)以水害迁彭定故宅(今南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西河乡)。三年(607)属巴西郡。唐武德初属隆州,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属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并入南部县。
古县名。北周孝闵帝元年(557年)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移治今盐亭县东北西水。属巴西郡。唐属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。
北周闵帝元年(557)置,属金迁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金仙镇。《寰宇记》卷86西水县:“以界内西水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属隆州。大业元年(605)以水害迁彭定故宅(今南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西河乡)。三年(607)属巴西郡。唐武德初属隆州,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属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并入南部县。
古县名。北周孝闵帝元年(557年)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移治今盐亭县东北西水。属巴西郡。唐属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。
元置,为水站。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三十里。明废。水站。元置,在今重庆江津市西南。明废。
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基传》:正元二年(255),司马师讨毋丘俭。王基曰:“军宜速进据南顿。南顿有大邸阁,计足军人四十日粮。保坚城,因积谷,先人有夺人之心,此平贼之要也。”在今河
北魏置,为河州洪和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。隋属枹罕郡。唐初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。属洪和郡。北周属同和郡。隋属枹罕郡。唐初废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仁德府置寻甸军民府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三里中古城。明景泰《云南图经志书》寻甸军民府:“蛮名新丁,又名寻甸部,讹为仁地,又为仁德部。蒙氏因名寻甸,段
又作郎坊镇。即今河北廊坊市。清属安次县,商业颇盛。光绪二十六年 (1900) 义和团于此痛击英西摩所统八国联军。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。1981年析置廊坊市。1983年撒销安次县并入廊坊市。
在今河南新密市城西南十二里绥水南岸台地上。1960—1961年发掘。东西两墓并列,土冢相连,结构相似,均用砖石筑成,墓室庞大。西墓画像石刻丰富,雕刻有迎宾、庖厨、烹饪、宴饮等图像。东墓墙壁和券顶用红、
俗称麻家庵。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三处。位于翠微、平坡、卢师三山之间。建置年代不详。清乾隆年间重修。庵南有一厅,可眺望山景,旧称“翠微入画”。
古沙水支津,淮水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沛郡城父县: “夏肥水东南至下蔡入淮。” 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淮水又北,夏肥水注之。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,……东注,俱入于淮。” 故道自今河南郸城县东南分沙水东
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。
①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置,治所在安宁郡安宁县 (今陕西绥德县东南五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、清涧、子长、子洲、米脂、佳县、吴堡等县及横山县东部、榆林市南部地。隋大业元年 (605)改为上州,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