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灵山
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六峰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9钦州:西灵山“在州(今旧州镇)西北一百余里。唐贞观十年,移灵山县治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灵山县:西灵山在“县西一里。一名石六峰山,其峰有六,雄壮奇特,下有三岩:曰龟岩、月岩、前岩。宋陶弼名曰二海岩。弼叙云:治平三年春,移灵山县治于石六峰下是也”。今有明、清摩岩石刻多处。
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六峰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9钦州:西灵山“在州(今旧州镇)西北一百余里。唐贞观十年,移灵山县治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灵山县:西灵山在“县西一里。一名石六峰山,其峰有六,雄壮奇特,下有三岩:曰龟岩、月岩、前岩。宋陶弼名曰二海岩。弼叙云:治平三年春,移灵山县治于石六峰下是也”。今有明、清摩岩石刻多处。
即尧港。在今台湾高雄县西北旧港村。见清余文仪 《台湾府志》 舆图。即“尧港”。
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。宋徐兢《宣和奉使高丽图经》:宋宣和四年(1122),徐兢随路允迪、傅墨卿出使高丽, 自明州港(今宁波市)出发,经由大浃口(今甬江口)出海,经大榭山、小榭山,“而后至沈家门
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里。为黄陂县旧治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黄陂县: “后周于古黄城西四十里独家村置黄陂县。”
①唐置,在今陕西太白县附近。②明置,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平川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4《边防记》盐井卫:“禄马堡十里为绍兴堡, 又五里为平川驿, 五里为杭州堡。”
在今江苏吴江市东长桥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平江府: 垂虹亭 “在吴县利往桥。东西千余尺,用木万计。前临具区,横绝松陵,湖光海气,荡漾一色,乃三吴之绝景。桥有亭,曰垂虹。苏子美有诗甚豪”。
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3建昌府: 金障山 “在南丰县西南一百里。根盘百余里,高十余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建昌府一》: 金嶂山“南去广昌县四十里,跨两县界”。
金承安三年 (1198) 升宝坻县置,属大兴府。治所即今天津市宝坻县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宝坻县、武宁县及河北香河县地。寻废。金承安三年(1198年)升宝坻县置,治今天津市宝坻区。寻复降为宝坻县。
在今新疆尼勒克县北与精河县交界处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22: 博罗布尔噶苏鄂拉 “在哈喇古颜鄂拉西一百里。入东谷口西行三十里为觉罗托海,又西南一百一十里为额博尔济达巴,又西九十里出西谷口”。
三国蜀将关羽的陵墓。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六里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:东汉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关羽攻曹仁于樊城,“曹公(操)遣徐晃救曹仁,羽不能克,引军退还。(孙)权已据江陵,尽虏羽士众妻子,羽军
即今甘肃渭源县西南清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临洮府渭源县: 清源河 “出县西南之五竹山,东流入渭。其水甚清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