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谷水

谷水

①一作縠水。即今浙江钱塘江及其上游兰江、信安江和江山港。

②即今浙江钱塘江支流衢江,秦汉称谷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大末县:“谷水东北至钱唐入江。”

③古获水下游经今安徽砀山县北,有谷水上承砀陂东北流来会, 自此以下通称谷水,东至今江苏徐州市入泗水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东至彭城,日中,大破汉军。汉军皆走,相随入谷、泗水。”即此。

④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。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六经》:傅山“其西有林焉,名曰墦冢,谷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黾池县:“谷水出谷阳谷,东北至谷城入雒。”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,东北流历黾池川,……又东北径函谷关城东。……又东涧水注之。……自下通谓之涧水,为谷水之兼称。”东周王城于谷、洛二水合流处东北岸。《国语·周语》 载,周灵王时,“谷、洛斗,毁王宫”,即此。东汉、三国魏、西晋、北魏都洛阳,曾导谷水,使东出王城北,合缠水东注为阳渠,经洛阳城(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,东至偃师市东南入洛。隋复故道。近世改称上源为渑水, 自渑池县东合涧水以下称涧河。

⑤即今湖北谷城县段之汉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:汉江“或曰汉水在县境内亦曰谷水”。


①古松江之别称。即今江苏南部及上海西部的苏州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《吴记》:“一江东南行七十里,入小湖,为次溪, 自湖东南出,谓之谷水。”《吴地记》:华亭县“地名云间,水名谷水”。云间、谷水皆松江地区之别名。

②又名砀水。在今江苏徐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“谷水亦在州南。《图经》:睢水自谷熟而支分,其东出者曰谷水,又东北合于泗水,故有谷泗之称。”

③即今安徽淮水支流谷河。自今河南新蔡县流入安徽临泉县南境,经阜南县南,至颍上县西之南照镇入淮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(谷)水上承富水,东南流,世谓之谷水。”

④即今河南罗山县东之竹竿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谷水南出鲜金山,北流,瑟水注之。……谷水东北入于淮。”

⑤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之石羊河。源出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,东北流经武威市,又东北经民勤县南入白亭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姑臧:“南山,谷水所出,北至武威入海,行七百九十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鹭洲

   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与新林浦相对。李白《宿白鹭洲寄杨江宁》诗:“朝别朱雀门,暮栖白鹭洲。”《宋史·曹彬传》:开宝八年(975),“(采石)浮梁成,吴人出兵来御,破之于白鹭洲”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

  • 杀胡林

    即杀虎林。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天福十二年(947),契丹主北归,及栾城(今县西)病甚,“至杀胡林而卒”,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栾城县北。相传唐武则天时,突厥入河北,为唐军袭击

  • 盖州路

    蒙古升盖州置,治所在建安县 (今辽宁盖州市)。至元六年 (1269) 复为盖州。蒙古初升盖州置,治建安(今辽宁盖州市)。辖境同盖州。至元六年(1269年)复为盖州。

  • 凉风门

    十六国南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城) 城门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 姚显 “遣射将孟钦等五人挑战于凉风门”,即此。

  • 金汤设治局

    1932年于上鱼通地方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乡。1939年划归西康省。1951年并入康定县。1932年由宝兴县析置,治金汤坝(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)。原属四川省,1938年划归西康省

  • 乌江郡

    即同江郡。治所在乌江县(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)。杜佑《通典》卷181和州乌江县:“梁置江都郡,北齐改为密江郡,陈改为临江郡。后周改为乌江郡。”

  • 罂子口

    亦作婴子口。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都昌县: 柴棚镇,“明初与陈友谅相持于鄱阳湖,既而明师自婴子口移泊柴湖”。即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北罂子口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,朱元璋与陈友谅会

  • 琉璃陂

    在今河北邢台县南三十余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龙纪元年 (889),李克用攻孟方立,“拔磁、洺二州。方立遣大将马溉、袁奉韬将兵数万拒之,战于琉璃陂,方立兵大败,二将皆为所擒,克用乘胜进攻邢州”。即此。在

  • 嘉兴县

    三国吴赤乌五年 (242) 改禾兴县置,属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市南。隋省入吴县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复置,次年又省。贞观八年 (634) 复置,属苏州。乾宁三年 (896) 移治今嘉兴市。五代初

  • 岳 (嶽) 云 (雲) 楼

    在今山东兖州市城东南。本古兖州城楼。唐杜甫 《登兖州城楼》 诗有 “浮云连海岳” 句,故称岳云。后楼毁。人呼其故址为少陵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