赏溪
一名泾溪。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里,指泾水与青弋江会流口,亦为泾水的别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赏溪 “在泾县”。与清弋江合流后,青弋江在县境亦尝称赏溪。
一名泾溪。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里,指泾水与青弋江会流口,亦为泾水的别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赏溪 “在泾县”。与清弋江合流后,青弋江在县境亦尝称赏溪。
即今河南罗山县东北三十二里河口寨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五年 (1855) 五月,清军抵孙铁铺,知林其贤等 “已由竹竿铺北走,至河口寨”。
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五十里穽底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平顺县:正梯隘“在县东九十里。一名梯头隘。以形险若梯而名,路通河南林县”。
即今西藏岗巴县叶如藏布。北源出岗巴县哈金桑惹雪山,上游叫苦曲藏布; 南源出亚东县喜马拉雅山北麓。二水在岗巴县汇流后称叶如藏布,流经定结县境,入萨迦县境注入朋曲。清乾隆《西藏同文志》 卷21: “西番
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唐崖长官司:万峰山“在司境。亦曰杉篁峒。顶有池,流为杉篁、杉碧、垒子等溪”。
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八十里长平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5永康军:牡丹平,“自青城之长平山,扪萝而上, 由鸟道三十里许,有平阜数十亩,高树蔽天,春深先花后叶,状如芙渠,香类牡丹”。
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大洲岛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万州图:东南有“大洲,又名天河沙”。
在今江西宁都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宁都县: 清音水 “源出东北天株山,过径步、钓峰、绵口、陈池、城口、崔坊,会王观渡诸处而入西江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宁都州》: 清音水 “在州北二十里。源出天株
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思城州:弄限山“在州(治今思城乡)北。峻险难越”。
①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五州山麓净因寺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一》: 卓锡泉 “甚深。一曰千人井。井甃万佛,又曰万佛井。流山下汇为溪,澄清不竭,土人名曰夕溪”。②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南南华寺。唐禅宗六祖慧能浣衣卓锡
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绵州: 青衣铺 “在州西僻路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