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远安县

远安县

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高安县置,为汶阳郡治。治所在亭子山下(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)。隋大业初属夷陵郡。唐属硖州。元属硖州路。明属夷陵州,成化四年(1468)移治东庄坪(今远安县)。崇祯末移治鸣凤山(今远安县西南)。清康熙初还治今远安县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属荆门州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21年属湖北荆宜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中部偏西。属宜昌市。面积 1752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5万。辖6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鸣凤镇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置远安县,属峡州。据清同治《远安县志》,因其近瑶而远离京城得名,意为“邻近少数民族,距京城远,愿安宁相处”。《郡县释名》湖广卷上:远安县“以其地近瑶而远置之,故云远安”。隋开皇七年(587年)属夷陵郡。唐属峡州。元属峡州路。明属夷陵州。成化四年(1468年)迁治今县东,崇祯十三年(1640年)迁今治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属荆州府,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属荆门直隶州。1914年属襄阳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宜昌专区,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,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。1970年属宜昌地区,1992年属宜昌市。地处鄂西山地东部边缘,西部属大巴山余脉,东部属荆山,中部为沮河河谷平原,西北部有断江河,沮河纵贯中部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,特产蚕茧、茶叶、木耳、核桃等。为湖北省茯苓、天麻重要产区。垭丝、鹿苑茶为地方名产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磷、铜等。工业有采矿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轻纺、食品等。保宜、荷当公路在境内交会。名胜古迹有鸣凤山、回马坡、鹿苑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伦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.1) 置,属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通肯城 (即今黑龙江省海伦市)。三十四年 (1908) 升为府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海伦市。三十四年升为府。

  • 高柳县

    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东汉为代郡治,东汉末废。晋复置。北魏为高柳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以高柳邑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。为代郡西部都尉治。东汉为代郡治,东汉末省。北

  • 梅菉管理局

    1932年由茂名、吴川二县接壤的梅菉地方析置,驻梅菉市(今广东吴川市)。1947年改置梅茂县。1932年由茂名、吴川两县接壤的梅菉地方析置(县级)。驻梅菉镇(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)。1947年升县

  • 殽山

    ①即教山。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绛县: 殽山 “县东南八十五里。亦曰效山,又讹为罩山。即 《山海经》 所云 ‘教山,教水出焉’ 者也”。②一作崤山。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春秋》:

  • 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一年 (前484),“公会吴子伐齐。五月,克博”。即此。秦置博阳县。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。《左传》哀公十一年(前484

  • 平桃城

    即虢亭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三十里南城村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太和十九年(495)五月,“皇太子朝于平桃城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古荥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武二年(495年),魏主至滑台,“太子出

  • 巴郡

    ①战国周��王元年(前314)秦置,治所在江州县(今四川重庆市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、西充、永川、綦江以东,大巴山以南, 巫山以西地区。东汉时曾移治市北嘉陵江北岸。兴平

  • 海隅山

    亦作海虞山。即今江苏常熟市 (虞山镇)西北虞山。《吴地记》: “ (常熟) 县北二里有海隅山,仲雍、周章并葬山东岭上……山有二洞穴,穴侧有石坛,周回六十丈。山东二里有石室,太公吕望避纣之处。”见“虞山

  • 姑墨州都督府

    亦作和墨 (默) 州都督府。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怛没城 (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)。8世纪中废。又作和墨州都督府。唐羁縻都督府名。龙朔元年(661年)置,治

  • 沪尾

    一作淡水。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淡水镇。《东西洋考》:明崇祯二年(1692),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筑城塞,名圣多明各(San Domingo)。当地人称“红毛城”、“沪尾城”。清咸丰十年(1860)开放为对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