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秦县
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通秦寨置,属葭州。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 废。
古县名。金正大三年(1226年)升通秦寨置,治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,属葭州。元至元六年(1269年)废。
金正大三年 (1226) 升通秦寨置,属葭州。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 废。
古县名。金正大三年(1226年)升通秦寨置,治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,属葭州。元至元六年(1269年)废。
即犬戎。殷周时期,游牧于今陕西彬县、岐山县一带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穆王将征犬戎。” 《集解》 徐广曰: “一作畎。”
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。孙中山的陵墓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,遵照他生前遗愿, 自1926年1月动工兴建中山陵,1929年春建成主体工程,同年6月1日,国民政府将孙中山遗体从北京碧
一名东滩。又名明水滩。在今陕西富平县东二十里,接蒲城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:卤薄滩“冬夏不竭,可以煮盐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京兆府富平县:“盐池泽,在县东南二十五里,周回二十里。”即今卤薄滩。
在今西藏下察隅地区,察隅县治南六十九里处,沿察隅河右岸。藏语意为狐狸沟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即今江苏邳州市北之东泇河。由山东苍山县入境,与西泇河会,是为泇河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泇水有二: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。”
在今江西大余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大庾县: 梅岭隘“在府南二十里,与保昌县火径隘相接。为防御要区”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》:拟岘台“在临川县东盐步岭。宋嘉祐二年,知抚州裴材建。曾巩有记”。
在今安徽凤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北周显德四年 (957),帝攻濠州,“大破唐兵于洞口,斩首五千余级”。胡三省注: “今濠州东九十里有浮山,山下有穴,名浮山洞,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,故人疑其山为浮洞口
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六十年(1795)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后,即以此为根据地,四出打击清军。
在今福建泉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晋江县: 洋屿在 “府西南十里。四围田畴数百顷,屿特起其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