邸阁山
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94安吉县:邸阁山“在县(治今安城镇)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吴志》云:吴帝遣从弟孙庆修故鄣邸阁粮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94安吉县:邸阁山“在县(治今安城镇)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吴志》云:吴帝遣从弟孙庆修故鄣邸阁粮谷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五年 (1372) 置,治所即今海南省琼山市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置,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,属广东都司。后废。
疑即御宿苑。西汉长安苑囿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 “水衡都尉,武帝元鼎二年初置,掌上林苑,有五丞。属官有上林、均输、御羞、禁圃……。” 注: “如淳曰: ‘御羞,地名也,在蓝田,其
南朝陈初置,治所新吴县 (今江西奉新县西)。后废。南朝陈置,治新吴县(今江西奉新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奉新县。寻废。
①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东关镇西北,裕溪河东岸濡须山上。三国吴诸葛恪筑,隔濡须水与七宝山上的西关相对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齐王芳传》:嘉平四年(252),征南大将军王昶等征吴,“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,大破
即今江苏丹徒县东北埤城镇。清乾隆《镇江府志》 卷1丹阳县: “埤城镇在县东北五十里。”在江苏省丹阳市北部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埤城,人口5000。传有南朝王侯墓、石碑、石兽,故
北宋庆历二年 (1042) 升招安镇置,属滨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沾化县西古城镇。熙宁六年(1073) 省入渤海县。元丰二年 (1079) 复置。金明昌六年 (1195) 改为沾化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庆历三年(
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白朗宗。1960年改设白朗县,今驻地为洛江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白朗县觉洛。1960年与杜穷、旺丹二宗合并,改置白朗县。
在今福建沙县西南。《明通鉴》:正统十三年(1448),“(邓)茂七据此, 自称铲平王,设官厅,攻陷县”。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南。《明通鉴》卷二四,正统十三年(1448年)邓茂七据此,自称“铲平山”,设官厅
今浙江洞头县南北策、南策、东策三岛的总称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瑞安县东长带山 “迤北南策山,与东策、北策相望”。
即今广西象州县东南妙皇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武宣县图: 东北有庙王 (旺)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