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邿城

邿城

在今山东济阳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济阳县 “新市城” 条下: “又县西二十五里有邿城,《志》 以为春秋时邿国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显通寺

    在今山西五台县台怀镇北侧灵鹫峰上,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。据 《清凉山志》 卷3记载,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,名大孚灵鹫寺。寺以山名。北魏孝文帝时扩建,因寺侧有杂花园,亦名花园寺。唐武则天时,因新译华严

  • 鱼流山

   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3横州: 鱼流山 “在永定县西六十里。中有溪,每至水潦泛涨,水流甚急,鱼自溪顺流而下”。

  • 素叶 (葉) 水

    即碎叶水。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“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,至素叶水城。” 城以水名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·石国》: “圆千余里,右涯素叶河。”

  • 三阳桥

    即今江西宜春市北三阳镇。明嘉靖《袁州府志》卷2:宜春县有三阳铺,“三阳桥,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红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红山之南。成帝河平元年(前28)封王立为侯国。东汉废。

  • 仁达

    在今西藏江达县东北。藏语意为溪口。产铜、铁。有黄铜、鸡血铜二种。清季尝设厂开采。

  • 雀儿沟

    亦作鹊儿沟、雅儿沟。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南雀儿沟镇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1绥来县: “东南一百二十里至西凉户,接呼图壁之雀儿沟。”

  • 临淄郡

    秦始皇二十六年 (前221) 灭齐国置。治所在临淄县 (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、博兴、高青、利津、寿光、广饶、昌乐、滨州、青州、临朐等市县地。西汉改为齐郡。(1)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

  • 宜城

    ①即今安徽安庆市。古称宜城渡,为长江中流北岸一渡口。南宋嘉定十年 (1217) 在此筑城,景定元年 (1260) 移安庆府、怀宁县治此。后历为安庆府、安庆路治。②亦名武阳城。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里宜城山

  • 柴汶水

    一名淄水。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羊流河,西南流合今小汶河,西经柴县北,折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大汶河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汶水又南,左会淄水。水出泰山梁父县东……淄水又径梁父县故城南,淄水又西南径柴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