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鄀侯国

鄀侯国

东汉改若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三国魏复为鄀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固城

    ①即今河北定州市东三十里固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通三年 (531),魏普泰初,大都督侯渊 “讨刘灵助,至固城”。胡三省注: “固城,当在中山城东北,安国城西南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定州:“

  • 乌猪门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乌猪洲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乌猪门”。

  • 龙眠山

    一名龙山。古称龙舒山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、桐城县北,为二县界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龙眠山“在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春秋村。如卧龙状。邑人李公麟因此取山号龙眠居士”。“龙眠毓秀”为舒城八景之一。《清一统

  • 竹峰铺

    亦作竹下铺。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竹峰乡。明嘉靖《宁国县志》卷2《铺舍》:竹下铺“在县西二十里”。清同治《宁国县志》铺递:西南路“杨维铺十里至竹峰铺”。

  • 弁山

    即卞山。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周处《风土记》云:“卞山当作冠弁之弁。”杨守敬《隋书地理志考证》:“按《宋书》:萧惠明为吴兴太守,郡界有卞山,则作‘卞’由来已久。”

  • 北小店镇

    即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北小店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  • 朝歌县

    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淇县。楚汉之际,项羽封司马昂为殷王,都此。三国魏为朝歌郡治。西晋属汲郡。北魏移治枋头城 (今河南浚县西南前枋城村)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卫县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钟离

  • 色宗

    ①又作色仁孜宗。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赛乡。②又作色谿。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西塞村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色”。

  • 润州塘

    在今湖北英山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4庐州府: 润州塘 “在英山县北,延袤数丈。相传谓润州水涨则塘水满而不流,消则浅而不竭”。

  • 信江书院

    即紫阳书院。在今江西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。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1) 改紫阳书院为信江书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