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宜楚藏布河
即今西藏昂仁县东北之美曲藏布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鄂宜楚藏布河 “源出章阿布林城西北 一百八十里扎木楚克池,南流百余里,入龙冈浦池。又有三水西来,会流为达克楚河。又东流一百八十余里,至穆克布查克萨木马桥北,受北来之鄂宜楚河,为鄂宜楚藏布河。又东南流六十余里,入雅鲁藏布江”。
即今西藏昂仁县东北之美曲藏布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 鄂宜楚藏布河 “源出章阿布林城西北 一百八十里扎木楚克池,南流百余里,入龙冈浦池。又有三水西来,会流为达克楚河。又东流一百八十余里,至穆克布查克萨木马桥北,受北来之鄂宜楚河,为鄂宜楚藏布河。又东南流六十余里,入雅鲁藏布江”。
一名尼牙拉木宗城。即今西藏聂拉木县。为尼泊尔与后藏间往来要路,亦尼泊尔入藏之第一镇。清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定日汛岔路有三,“一西行二日即抵聂拉木边隘”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 廓尔喀由此侵
即今海南省万宁县北后溪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万安军: “西北至金仙水二十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万州: 金仙水在 “州北二里。源出黎母山,至城北,潴为潭,绕流经东山岭,转北入小海港达于海。俗呼
①即今湖北东北与安徽西南部交界处之大别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内方至于大别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六安国安丰县:“《禹贡》大别山,在西南。”《水经·決水》:“決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。”安丰、雩娄均在今河
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)并普乐、闰盐二州置,为柏兴府治。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废入柏兴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合闰盐、普乐两州置,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。属
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86南充县: 昆井,“ 《益州记》 云: 南充县西六十里,有大昆井,即古之盐井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南充县:“又西有昆井,产盐。”
又称北齐石柱或石柱。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石柱村。石柱有“标义乡义慈惠石柱”刻铭及“大齐太宁二年”题记。《石柱颂》约三千余字,记述了北魏孝昌元年(525)至永安元年(528)间,杜洛周、葛荣起义及其
隋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卷5称:“宣政之北曰仁寿殿。”
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黄河西岸。《清一统志 ·延安府二》 “永临关” 条下: 清水关 “在 (延川)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水口,皆东临黄河,路通山西隰州永和县”。②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废。
1924年改苴却行政区置,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南仁和街。取境内永定、仁和两大集镇首字命名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40年后迁治今云南永仁县治永定镇。在云南省北部、金沙江西岸。属楚雄彝族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。水深约8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。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