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华市

金华市

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金华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。


简称婺。在浙江省中部。面积1.1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 2044.8 平方千米)。人口449.9万(市辖区91.3万)。辖婺城、金东区和浦江、武义、磐安县,代管兰溪、东阳、永康市。市人民政府驻婺城区。东汉初平三年(192年)置长山县,为会稽西部都尉治。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年)改置东阳郡。南朝梁置婺州,复改缙州,改东阳郡为金华郡;陈又改金华郡为东阳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郡置婺州,又改长山县为吴宁县,十二年改吴宁为东阳县,十八年改名金华县。《元和郡县志》金华县:“长山一名金华,故取名焉。”大业三年(607年)又改州为东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婺州。垂拱四年(688年)改名金山县。神龙元年(705年)复名金华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东阳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婺州。元改婺州路,明、清为金华府,民国初废府。1914年置金华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于金华县城区置金华市;又设金华专区,驻金华市。1962年金华市撤销,并入金华县。1973年改金华专区为金华地区。1979年复置金华市。1981年撤销金华县,并入金华市。1985年撤销金华地区,所属永康、武义、东阳、磐安、义乌、浦江六县划入,并恢复金华县;金华市升为地级市;原金华市辖区分设婺城区和金华县,兰溪县改市。1988年义乌、东阳二县改市。2000年金华县改金东区。地处浙中丘陵盆地东部。南北仙霞岭和会稽山、龙门山夹峙,东为大盘山。中部丘陵平原相间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茶叶、蔗糖、蚕茧、柑橘和肉猪。兰溪为乌桕籽著名产地,义乌为浙江省重点产糖区,武义为中国萤石重要产区,磐安种植白术、元胡、白芍等中药材历史悠久。特产金华火腿,尤以东阳蒋雪舫腿、浦江竹叶熏腿称著。兰溪金丝琥珀蜜枣、义乌南枣、武义宣莲亦久享盛名。东阳木雕、浦江剪纸以技艺精湛和风格独特闻名。工业有机械、纺织、化工、冶金、制药、塑料、皮革、电子、食品等。东阳建筑业发达,义乌小商品市场闻名全国。婺剧为地方剧种,亦为全省重要剧种之一。为浙中重要的交通枢纽。浙赣铁路、330国道杭金衢高速公路、金丽高速公路经此,为金温、金千铁路起点,杭金公路终点。有双龙洞、方岩、六洞山、仙华山、龙潭等风景区和太平天囯侍王府、龙德寺塔、延福寺、天宁寺、八咏楼、梁踹工匠罢工斗争碑、卢宅、诸葛亮丞相祠堂等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沽港

   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武清县: 清沽港 “西接安沽港,东合丁字沽入于海”。

  • 贞观殿

    隋唐东都宫殿,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《元河南志》载:贞观殿“在含元殿北。隋炀帝造”。

  • 遐来物

    古国名。又作吉利门。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北爪哇海中之卡里摩爪哇群岛。一说在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米那哈撒半岛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山北村

    在今河北易县东北。1916年山北村村民为反对袁世凯清丈土地和加捐加税政策,组成山北社。

  • 太和川

   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“滍水又历太和川。”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太和十七年(493),“襄阳蛮酋雷婆思等率一千三百余户内徙,居于太和川”。

  • 旧建州

    在今吉林永吉县北锦州砬子古城。赵万里校辑《元一统志》卷2:混同江“源出长白山,北流经旧建州西五十里,会诸水东北流,至故上京,……又东北注于海”。

  • 三峨山

    ①即大峨眉、中峨眉、小峨眉山的合称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小峨山“此山与中峨、峨眉相连,故峨眉亦名大峨,是为三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:三峨山,“《志》云:大峨山在县

  • 辋子河

    亦作罔子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之昭苏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上京临潢府有辋子河。辋,又作罔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昭苏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临潢府有辋子河,即此。

  • 蔡沟镇

   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蔡沟乡。清康熙 《上蔡县志》 卷2 《集镇》: “蔡沟镇,城东六十里。”

  • 河中堡

    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灵武县西河忠堡。旧在黄河中,后因河道变迁,与东岸相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