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铁岭

铁岭

①在今河北涞源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昌县: 铁岭 “山石皆铁色,因名。上有铁山堡,或曰即广昌岭也”。

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北铁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“铁岭在县东三十里,置隘于此。道通将乐,为县襟要。亦曰铁场岭。”

③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南铁岭。明嘉靖八年(1580) 移东关巡司驻此,万历中移治峡桥。

④一名车箱谷。在今河南卢氏县北五十里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 元嘉二十七年 (450),“ (庞) 法起等度铁岭山,次开方口”。《清一统志·陕州一》:铁岭,“ 《县志》: 山石色如铁,故名”。


古山名。又称车箱谷。在今河南省卢氏县西北。山岩陡立,峭壁嶙峋。山中有一径可通,十分险要。山上石色如铁,故名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北伐,略阳太守庞法起等“度铁岭山,次开方口”;《金史·徒单兀典传》:金天兴元年(1232年),蒙古军“至铁岭,大兵潜召洛阳大军从西三县过卢氏,所至烧官民庐舍积聚,虑为金军据,又反守铁岭,以断归路”。皆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党子口关

    明置,属内乡县。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邓州内乡县: “又西南,有党子口关。”

  • 跨鹤山

    亦名驾鹤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紫霄观 “旧名普成。在普成县南一里,倚驾鹤山。晋张陵驾鹤往来是山,今有憩鹤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剑州: 跨鹤山 “在州西南废黄安县治东

  • 据史德城

   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“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,龟兹境也,一曰郁头州。”

  • 高桥站

    ①元置,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高桥镇。明废。②元置,属郁林州。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桥圩镇。明改为驿。③清置,属锦县 (后属锦西厅)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高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 “十三山站” 条下:

  • 括仓山

    即括苍山。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永嘉郡括苍县有 “括仓山”,即此。

  • 贺州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置,治所在临贺县 (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贺州:“贺水出州东北界,西流,又注临水,郡对临、贺二水,故取名焉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唐武德四年(

  • 龙山墟

    ①在今广东顺德市西龙山村,西接南海市界。清咸丰《顺德县志》卷5:津渡有“龙山”。②即今广西贵港市北中里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贵县图:北有龙山墟。民国《贵县志》卷1:龙山墟“在县北三十里北山里……光

  • 张各庄镇

    ①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五十六里张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三河县图:西北有张各庄镇。②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七十里小张各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丰润县图:西南有张各庄镇。

  • 余汗县

    又作余干县。西汉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,后徙治今余干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余汗注:“应劭曰,汗音干。”三国吴改属鄱阳郡。南朝宋改为余干。《元和志》卷28饶州:余干县“汉余汗县,淮南

  • 五常堡

    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北常堡乡。清同治八年(1869)置协领于此。光绪《大清帝国全图》吉林省五常县北有五常堡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吉林五常县:“县属五常堡,在县市之北三十五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