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铜山镇

铜山镇

①唐置,为军镇,属嘉州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一百七十里铜茨乡。

②北宋置,属桐城县。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北铜镇村。


(1)镇名。(1)在江苏省铜山县西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0.3平方千米。人口9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文沃,人口8.1万。1996年从三堡镇、汉王乡析置。2002年始为铜山县治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蔬菜等。工业有建材、化肥、机械、陶瓷等。京沪铁路、206国道、连霍公路经此。(2)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西南部。面积约34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1965年贵池县在铜山矿区境内设立铜山镇。1971年撤镇成立铜山区。1987年撤销,并入市郊区,分设铜山办事处和安庆矿区办事处。1998年铜山办事处撤销设镇。境内有铜山铜矿,是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五大矿山之一。主要生产铜精砂及硫精砂、铁精砂。有公路北接芜大公路。(2)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南部。属禄口镇。人口1400。为原铜山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明以谢姓居此称谢村。清发展成镇。1935年以位铜山西麓改今名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茶叶等。有机械、化工、纺织、服装、农药等厂。公路通石湫、横溪、禄口等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深井墩

    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神井子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 《盖州卫图》: 卫西南有深井墩。

  • 河间府

    北宋大观二年 (1108) 改瀛州置,治所在河间县 (今河北河间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河间市以南,肃宁、献县以东,沧州、大城以西,泊头市以南地。金时辖境缩小,仅有今河间市、肃宁县地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

  • 兴京门

    亦名旺清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兴京边门“在城东南,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,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”。

  • 㞯山

    一作��山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。南宋德佑初,蒙古兵陷建康(今南京市),转运判官赵淮起兵溧阳、宜兴间,屯据㞯山,阻长荡湖为固。即此。

  • 新巴尔虎右翼旗

    清乾隆年间建旗,属黑龙江将军。其后驻地在阿拉坦额莫勒镇。据 《东三省纪略》卷5: 新巴尔虎 “昔日在外兴安岭北麓游牧,嘉庆间渐向南徙,遂成部落。因其言语与陈巴尔虎相通,故名巴尔虎。新编入旗,故曰新巴尔

  • 村前街

    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北三十里村前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4:高安县西北有村前墟。

  • 西安郡

    十六国后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南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东晋隆安元年(397)郭黁叛,“西安太守石元良率步骑五千赴难,与(吕)纂共击黁军,破之”。又《沮渠蒙逊载记》:段业神玺二年(398),“业筑西

  • 冽口

    在今朝鲜黄海道殷栗。《史记· 朝鲜列传》: 西汉元封间,攻卫氏朝鲜,“楼船将军亦坐兵至冽口”。《索隐》 苏林曰: “县名。度海先得之。”

  • 大堡津

    在今山西保德县西南四十里,黄河津渡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4保德军:大堡津在“军西南四十里”,即此。北宋咸平四年(1001年)置,在今山西省保德县南四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保德军津二:大堡、沙谷,即此。

  • 王耨镇

    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南二十里王耨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二》:王耨店“旧设递运所, 久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