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锦州

锦州

①唐垂拱三年 (687) 置,治所在卢阳县(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。后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凤凰县、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铜仁县地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锦州: “以州理前溪,水多文石,望之似锦,因名。” 天宝元年(742) 改卢阳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锦州。五代时废。

②辽太祖置,治所在永乐县 (今辽宁锦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小凌河下游地区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

(1)唐垂拱三年(687年)析辰州置,治卢阳县(原治卢水口,后移治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西)。“以州理前溪,水多文石,望之似锦,因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辖境约当今湖南省麻阳、凤凰、花垣县和贵州省铜仁市、松桃县等地。属黔中道。五代时入楚。北宋初中时为南江蛮田氏所居,“南江诸蛮自辰州达于长沙、邵阳,各有溪峒:曰奖、曰锦、曰懿、曰晃,则田氏居之”(《宋史·蛮夷传》)。(2)辽太祖置,治永乐县(今辽宁锦州市)。属大宁路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锦州、葫芦岛、兴城三市地区。属中京道。蒙古中统后废州治永乐县入州。明洪武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安郡

    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南安郡置,为始州治。治所在普安县 (今四川剑阁县)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始州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、剑阁二县及江油市东北地。唐武德元年(61

  • 菱花池

    在今河南省镇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镇平县: “菱花池在县西南。俗名天池。广五丈余。有菱芡、蒲鱼之利。”

  • 双阳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依安县东南双阳镇。旧属拜泉县。民国《依安县志》:双阳镇“以双阳河命名。距城三十五里,依安征收局即设于此”。(1)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东南部。面积170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阳,

  • 私渠比鞮海

    亦名私渠海。即今蒙古国西南拜德拉格河注入之本察干湖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永元元年(89),车骑将军窦宪等击北匈奴,“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,大破之,追至私渠比鞮海”。

  • 乌兰刚阿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贝尔湖东北沙拉尔吉河口。见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33 《武备志·兵事》。

  • 首溪砦

    在今湖南桃江县西南首溪港,为宋平梅山蛮后所立五寨之一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安化县: 熙宁六年 (1073) “废首溪砦”。

  • 治城县

    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属汝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。属汝北郡。北齐废入梁县。

  • 龙泉隘

    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银山镇北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中,奢崇明作乱,“陷新都、内江,尽据木椑、龙泉诸隘口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资县:龙泉隘“在银山镇。镇北为杜家沟,有龙泉洞。万历中, 奢崇明作乱

  • 小门岭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4抚州府:小门岭“在府城北六十里。世传王、郭二仙寻浮丘经此。上有三仙行祠”。

  • 石门街

    ①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饶州府万年县:石门街“在县(今青云镇)东南。水陆俱接贵溪县之神前街,亦与余干、安仁接界。为盗贼出没处,有巡司”。②即今江西波阳县北石门街镇。西晋广晋县治此。后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