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乐水
在今江西德兴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长乐水“在德兴县南四十里。源出大茅山。西流合上饶桐川水,又西流为长乐水,又西至乐平县明口,会大溪为乐安江”。
又称南花溪。为武江在湖南省境内最大支流。在湖南省东南部和广东省北部。源于湖南省宜章县南部杨子坑,曲折东北流入广东省乐昌市,于老坪石镇水口注入武江。长115千米,流域面积 1223 平方千米。有黄沙河、莽山河、新塘河(辽水)等支流。建有水电站和水库多座。
在今江西德兴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长乐水“在德兴县南四十里。源出大茅山。西流合上饶桐川水,又西流为长乐水,又西至乐平县明口,会大溪为乐安江”。
又称南花溪。为武江在湖南省境内最大支流。在湖南省东南部和广东省北部。源于湖南省宜章县南部杨子坑,曲折东北流入广东省乐昌市,于老坪石镇水口注入武江。长115千米,流域面积 1223 平方千米。有黄沙河、莽山河、新塘河(辽水)等支流。建有水电站和水库多座。
北宋淳化元年 (990) 置,治所在大庾县(今江西大余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、上犹水流域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为南安路。北宋淳化元年(990年)分虔州置,治大庾县(今江西大余县)。属江南西
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。文帝四年 (前176) 封齐悼惠王子罢军为菅侯,后为县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 “晋南阳太守闾邱羡、宁朔将军邓启方率众二万来伐,师次菅城。” 即此。南朝宋省。
自今山东兖州至济宁。全长31.5公里。为津浦铁路支线。1911年动工修建,1912年建成。
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支流根河。《元史· 太祖纪》: “弘吉剌部归札木哈部与诸部会于犍河,共立札木合为局儿罕,盟于秃律别儿河岸。”《元朝秘史》 作刊沐涟。明代译名坚河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西安州置,治所在五原县 (今陕西定边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4盐州: “以其北有盐池,故名。” 隋大业三年 (607)改为盐川郡。唐初复名盐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五原
在今广西北流市西。明于此置巡司。后废。
1934年合义南、义北二镇置,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六里义桥镇。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,西邻富阳市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义桥,人口 3500。以境内义桥得名。1930年置义
即结树边卡。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。民国《西康西藏详图》作吉树边卡。
明正统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至逊克县之间黑龙江两岸地区。后废。
一名釜丘。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七里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济 “入于河,溢为荥,东出于陶丘北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釜丘。春秋宋地,战国属齐,后又属魏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济“入于河,溢为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