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闻喜县

闻喜县
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武帝 “将幸缑氏,至左邑桐乡,闻南越破,以为闻喜县”。东汉移治左邑 (今闻喜县)。北魏属正平郡。北周武帝移治柏壁城 (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绛州,十年 (590) 移治甘泉谷(今闻喜县东北二十五里东镇)。大业初属绛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绛州,元和十年 (815) 还治今闻喜县东北二十里。五代时又移治今闻喜县。北宋属解州。清属绛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南部、中条山北麓。属运城市。面积1167平方千米。人口38.5万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桐城镇。春秋晋曲沃邑、桐邑。战国曲沃属魏。秦置左邑县,治今址,属河东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武帝刘彻去河南缑氏巡幸,途经左邑县之桐乡,闻汉军破南粤之喜讯,遂为闻喜县,治今县东北,与左邑县同属河东郡。东汉废左邑县入闻喜县,治今址。三国、两晋因之。北魏属正平郡。隋属绛郡,大业末改桐乡县,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名闻喜县,属绛州。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年)改属解州。北宋、金、元、明因之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属绛州。1914年属河东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运城专署,1954年属晋南专区,1984年属运城地区。2000年属运城市。地处运城盆地北部。涑水河、铁寺河、沙渠河、毫清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谷子为主。特产闻喜煮饼。矿产有铜、石英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蛭石、型砂等。工业有采矿、焦化、电力、建材、陶瓷、五金、玻璃制品、食品等。同蒲铁路、礼垣铁路支线和大运、闻新、闻夏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文庙、裴祠石刻、杨深秀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亦麻河卫

    明永乐八年(1410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八年(1410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,辖境约当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越嶲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改邛部军民州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在四川越西县。二十七年(1394) 属四川行都司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越西、甘洛两县及汉源、石棉两县的大渡河以南地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改

  • 鸭绿江

    古名马訾水。一作鸭渌水,又名益州江。在辽宁、吉林东南部,今为中朝两国界河。源出长白山,西南流入黄海。唐杜佑 《通曲》 卷186高句丽: “马訾水,一名鸭绿水。……不色似鸭头,故俗名之。” 《隋书·宇文

  • 牟子场

    即今四川乐山市北牟子镇。民国《乐山县志》卷2:牟子场“创自明时,前清重建。距城北二十里”。

  • 古祚驿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阳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古祚驿“在城北龙头山下。旧在县北十五里,正统二年移于此”。

  • 吕家村

    在今山东文登市西。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昆嵛县治此。

  • 思管镇

    在今广西融安县南沙子乡北三睦墟。旧属融县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古镇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思管。明、清时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泾阳

    西周邑名。战国为秦都之一。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《诗经· 小雅·六月》: “侵镐及方,至于泾阳。” 《史记· 秦始皇本纪》: “肃灵公,昭王子也,居泾阳。” 皆此。古邑名。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境。《诗经·小

  • 白陉

    一名孟门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。为太行八陉之第三陉。即“孟门”。

  • 朱熹墓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一百零六里黄坑镇后塘村(古称唐石里大林谷)。朱熹(1130—1200)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别称紫阳。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侨寓建阳(今属福建)。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。庆元六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