阐县
即阑县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阐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阐县 “故邛人邑,治邛部城”。阐为阑之讹。
即阑县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阐县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阐县 “故邛人邑,治邛部城”。阐为阑之讹。
五代梁改京兆府置,治所在大安、大年二县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、乾县以东、铜川市以南、渭南市以西地。后唐复为京兆府。五代梁改京兆府置,治大安、大年二县(今陕西西安市)。唐复名京兆府。
汉长安九市之一。《长安志》曰:孝里市“在雍门之东”。此市当在汉长安城西北隅雍门之内。
1949年5月解放后由当涂县城区析置,属皖南行署区。治所即今安徽当涂县。1950年撤销,并入当涂县。旧市名。1949年解放后,析当涂县城区置,治今安徽省当涂县。属皖南行署区(1952年改安徽省)。19
即都江堰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“岁作侍郎堰,必以竹为绳,自北引而南,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。江道既分,水复湍暴,沙石填委,多成滩碛。岁暮水落,筑堤壅水上流,春正月则役工浚治,
古国名。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南部新加坡一带。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要道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 “广州通海夷道”: “ (海峡) 蕃人谓之质,南北百里,北岸则罗越,南岸则佛逝国。” 海峡即满剌加海峡。
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巴颜布喇“在敦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通伊逊察罕、齐老图及当色尔腾柴达木之要路”。
①秦置,为右北平郡治。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。《汉书·异姓诸侯王表》:汉高帝元年(前206)项羽封韩广为辽东王,“都无终”。即此。汉属右北平郡。三国魏属北平郡。北魏改属渔阳郡。隋开皇中为玄州治。大业末改为
在今安徽无为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新附城 “在州南十五里。三国吴诸葛恪筑此以居新附者,因名”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金乡卫。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二十里沙园村。清顺治中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沙园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裁。
唐置,属积利州。即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。《新唐书·高丽传》: 贞观二十一年 (647),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进达等,自莱州渡海,“取石城,进攻积利城”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。唐贞观二十一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