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阿城镇

阿城镇

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。春秋时为齐柯邑,后为阿邑。秦于此置东阿县。今为阿城镇,仍以古阿邑为名。


在山东省阳谷县东部、小运河右岸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阿城,人口1.2万。春秋时为齐柯邑,后为阿邑。《春秋》庄公十三年(前681年):“公会齐侯盟于柯。”杜预注:“此柯今济北东阿,齐之阿邑。”汉于此置东阿县。今阿城镇以此为名。镇有古井,名阿井。据《阳谷县志》载,春秋、战国时,因距齐威王阿大夫所治之邑二里许,故名阿城。镇境1954年属阳谷县二区。1958年并入寿张县为阿城公社。1961年阳谷县恢复,阿城回归阳谷仍为公社。1984年建镇。2001年范海镇并入。京杭运河、陶城埠灌区干渠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蔬菜等,盛产苹果。有阿胶、化工、农机修配等厂。齐南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古阿井、海慧寺、齐阿邑故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阳岔

   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岔沟河西大阳岔村。产金。民国《辑安县志》卷2:“大阳岔村在城西一百二十里。”

  • 龙马槽寨

    在今云南通海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:龙马槽寨“在河西县(今河西镇)北十五里。相传有龙马时现,故名。旧为蛮酋恃险处”。

  • 寒冢戍

    一名空冢戍。南朝梁置,属南安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汉源镇五斗咀。《梁书·张齐传》:“使齐置大剑、寒冢二戍,军还成都。” 西魏改为开远戍。

  • 湓城

    即湓口城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区,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。隋置湓城县。即“湓口城”。

  • 蒙庆府

    元泰定四年 (1327) 置,属八百宣慰司。治所即今泰国清莱府北昌盛。至正二年 (1342)废。元泰定四年(1327年)置,治今泰国清莱府北昌盛。至正二年(1342年)废。

  • 狼洞砦

    南宋置,即今贵州黄平县治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置兴隆卫于此。

  • 东石

    ①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东石镇。清有把总驻此。②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东石乡。清康熙年间,有吴姓及黄姓两家,由福建省晋江县东石渡海来台,为表示不忘故土,遂以东石为当地地名。

  • 碧山

    ①在今安徽黟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 碧山“在黟县西北八里。北连石盂,南面霭峰,为黟镇山。山麓有桃花流水,有泉曰灵泉”。今黟县城称碧阳镇,即以在此山之阳为名。②在今安徽泾县西南,西接青阳县界。

  • 中牟

    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鹤壁市西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中牟,邯郸之肩鞞。”《左传》:定公九年(前501),“秋,齐侯伐晋夷仪,……晋车千乘在中牟”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佛肸脍为中牟宰。赵简子攻范、中行,伐中

  • 帽山

   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帽山在 “县西十五里。山形圆耸”。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太平府: 帽山 “在安平州治西北。以形似名”。③古岛屿名。即今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