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干水
即今甘肃兰州市西雷坛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兰州:阿干堡“有阿干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:阿干河在“州西三里。源出马寒山,至分水岭分为二,南流入金县,为阁门河,北流入兰州阿干谷,为阿干河。自峡奔流至州城,灌溉之利甚溥”。
即今甘肃兰州市西雷坛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兰州:阿干堡“有阿干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:阿干河在“州西三里。源出马寒山,至分水岭分为二,南流入金县,为阁门河,北流入兰州阿干谷,为阿干河。自峡奔流至州城,灌溉之利甚溥”。
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后卫:沙湃口“在卫西北。万历中,哱拜作乱,结套寇为应援,遂入沙湃口,旋败去”。
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象州:七里江在“州东七里。有天堂岭,江源出焉,流入象江”。
一作岑原丘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 (巩) 县北有山,临河,谓之崟原丘。其下有穴,谓之巩穴,言潜通淮浦,北达于河。”
清康熙六年(1667)改陕西右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巩昌府(治今甘肃陇西县)。辖境约当今宁夏及甘肃东南部。七年(1668)改为甘肃布政使司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改陕西布政使司置,治巩昌府(今甘肃陇西县
在今广西融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: 采蓝洞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四山环列,洞中平地如砥”。
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灵石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3灵石县:“因巡幸开道得瑞石,遂于谷口置县, 因名灵石。”大业初属西河郡。唐属汾州。元属霍州。明属平阳府。清属霍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
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十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桂阳县: 洞灵山 “有岩洞池泉之胜”。
①在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招远县:云屯山“接栖霞县诸山,绵亘百余里”。 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云屯山“中有上九盘、下九盘、上祥光观、下祥光观, 又有滴水崖、六公涧、鹤姑顶、绣幕屏
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西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20文登县: “铁官山在县西百四十里。按此山去牟平县百里。锢铁之处犹存。汉置铁官。”
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。清同治《阳城县志》卷4:寿圣寺“在县西北四十里。后唐僧宗慜建。天成二年舍利放光,宋初改为泗州院。毁于真宗时。天禧间僧法澄等重建,治平四年赐额寿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