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陈州

陈州

①南朝梁侨置,治所在许昌县(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)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改为北陈留颍川郡。

②北周改信州置,治所在项县(隋开皇初改宛丘县,即今河南淮阳县)。隋大业初改为淮阳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陈州,天宝元年(742)改淮阳郡,乾元元年(758)复改陈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、商水、太康、西华、沈丘等县及周口、项城二市地。北宋宣和初升为淮宁府。金复为陈州。元属汴梁路。明属开封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)为陈州直隶州。十二年(1734)升为陈州府。


北周武帝改信州置,治项县(隋改名宛丘县,今河南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项城市和淮阳、沈丘、西华、太康等县地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淮阳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为陈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淮阳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陈州。辖境扩大,南有今商水县地。龙纪以后,曾为忠武军节度使治。宋宣和元年(1119年)升为淮宁府。金复为陈州。属南京路。元属汴梁路。明洪武初废宛丘县入州。属开封府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升为陈州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逢龙县

    唐置,为慎州羁縻州治。神龙初,契丹陷营州后南迁,寄治良乡之故都乡城 (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土城)。后废。

  • 上砦驿

    清乾隆二十年(1755)置,在今贵州盘县东北。

  • 圣积寺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明胡世安《登峨山道里纪》:兴圣庵“又四里许圣积寺。门对古慈福院,中衢杰然一阁”。民国《峨眉山志》卷4:圣积寺“离峨眉县五里。即古慈福院。正德三年, 内江王重修。寺内有铜塔,高二丈

  • 黄坂

   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一都乡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 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蒲坂

    战国初为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秦昭王四年 (前303),“取蒲坂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蒲阪、蒲反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相传虞舜都此。春秋属晋。战国属魏。

  • 格山

    在今安徽泾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格山 “在县西北七里,高数十丈,周十余里。环抱县治,如郛郭然”。

  • 鼎新县

    1928 年改毛目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。1956年并入金塔县。旧县名。1928年由毛目县改名,取更新之意。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。1956年撤销,并入金塔县。

  • 异泉

   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“回山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,山有异泉及飞云洞。《土俗编》云:唐天宝十三年积雨之后,回山之巅忽有飞泉涌出,垂流四百仞。元结名之曰异泉,因为作

  • 中渣坝热错

    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

  • 官台 (臺) 山

    在今福建寿宁县东北。明景泰六年(1455) 渔溪巡司迁此山麓,弘治中移治县东南斜滩镇。地产银矿。《明通鉴》: 景泰五年 (1454) 九月,“福建官台山民作乱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