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雷州

雷州
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东合州置,治所在海康县 (今广东雷州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169雷州: “《投荒录》 云: 雷之南滨大海,郡盖以多雷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广东遂溪、湛江以南雷州半岛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海康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雷州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为雷州安抚司,十七年升为雷州路。


唐贞观八年(634年)改东合州为雷州,治海康县(今广东雷州市)。以地名雷震得名。辖境相当今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。天宝、至德间曾改名海康郡。宋属广南西路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安抚司,十七年升为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为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子陂

    在今河南封丘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),郭威军至封丘,“南、北军遇于刘子陂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南。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年)郭威军于此。

  • 三村砦

    北宋置,属合浦县。在今广西合浦县西南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廉州合浦县:有“鹿井、三村二寨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鹿井寨”条下:合浦县“三村寨亦在县(合浦)西南,控宝蛤湾至海口,水路东南转海,至雷

  • 椹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椹川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属合浦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椹川县。

  • 晋卿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,位于琛航岛东北1.5海里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李准巡海时以其随行军舰伏波号命名为伏波岛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都兰莽岛。1947年改名晋卿岛,以纪念明成祖时三佛

  • 白兔河

   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双河“亦曰孔城河,至县东南三十里曰角潭河,又合白兔河,至县东一百三十里曰长河,又东十里由老洲入江。其白兔河在县东南三十里,源出独山湖,流合双河”。

  • 卜剌罕卫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境绰尔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绰尔河流域。隶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打马㩜溪

   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乐乐溪,为秀姑峦溪西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大港上源曰打马㩜溪,出秀姑峦山,东流经治北……经奇密社北,入于海。”

  • 西凉府

    五代及西夏时改凉州置,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降为西凉州。唐广德二年(764年)凉州地入吐蕃,至五代、宋初当地豪酋自置牧守,称为西凉府,一名河西军,治今甘肃省武威市。辖境约当今张掖

  • 龙里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五开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西南隆里乡。

  • 穹荡 (盪) 山

    即崛山。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罗次县: 穹荡山 “在县 (今碧城镇) 南十五里。 乌蛮谓之堀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