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云谱

青云谱

在江西省南昌市南郊。为历史悠久的著名道观。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(321年),为许逊之“净明真境”。唐贞观十五年(641年)改名天宁观,大和五年(831年)改为太乙观。北宋至和二年(1055年)敕建为天宁观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画家朱良月(即朱耷,号八大山人)偕弟来此隐居,重新修建,定名青云圃。清康熙时改今名。现有殿宇均建于清光绪年间。主要建筑有关帝殿、吕祖殿、许祖殿。内设八大山人纪念馆,八大山人墓(衣冠冢)亦迁于此。

青云谱朱耷塑像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罗县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境。贞观十年(636)属廉州。后废人封山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南、浦北县西。 属姜州。贞观十年(636年)改属廉州。后

  • 大宛

    汉西域国名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。都贵山城(今卡散赛)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:大宛“在匈奴西南,在汉正西,去汉可万里。其俗土著,耕田,田稻麦。有蒲陶酒。多善马,马汗血,其先天马子也。有城郭屋室。其

  • 理公岩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8: 理公岩,“陆羽记云: 晋慧理宴息于下”,故名。明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》 卷10: “青林洞一名理公岩。岩扉深杳,寒栗侵肌,暑游最快。”

  • 函氏

    春秋许邑。在今河南叶县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六年 (前557),晋 “伐许,次于函氏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许邑。在今河南省叶县北。《左传》襄公十六年(前557年):“伐许,次于函氏。”即此。

  • 鲍婆岭

   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建德县: 鲍婆岭 “在府 (治今梅城镇)东北。明初张士诚寇严州,李文忠御之于东门外,使别将出小北门,间道过鲍婆岭,由碧鸡坞绕出阵后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屯有县

    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。一说在黄州东南凤山郡或京畿道临津江下游丰德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元封时置,治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,一说治今黄州东南凤山郡或开城西南丰德。属乐浪郡。西晋后废。

  • 鄯善县

    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置,属吐鲁番直隶厅。治所在辟展城 (今新疆鄯善县)。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。1920年改属焉耆道,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偏北、吐鲁番盆地

  • 四溃山

    亦作四璝山、四隤山。又名四马山。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,与安徽和县接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和州乌江县:“四溃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。项羽既败于垓下,东走至东城,所从唯二十八骑,汉兵追者数千,羽乃引骑因四溃山而

  • 石鳖县

    北齐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八十里。隋开皇初并入安宜县。古县名。北齐置,治今江苏省宝应县西。属阳平郡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大虫山

    亦名大云山、大灵山。在今广西梧州市东三里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2:“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。有犯罪者投与虎,不噬,乃宥之。故山名大虫,亦名大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