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陵

马陵

①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七年(前584),晋景公与诸侯“同盟于马陵”。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公元前341年,齐将田忌用孙膑之计,大破魏庞涓于“马陵”,即此。另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。

②即今山东莘县西南马集。《春秋》:成公七年(前584),“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、杞伯救郑。八月戊辰, 同盟于马陵”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魏惠王三十年(前340),齐宣王用孙(膑)计,救赵击魏。魏“太子果与齐人战,败于马陵,齐虏魏太子申,杀将军涓,军遂大破”。《正义》引虞喜《志林》云:“马陵在濮州鄄城县(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)东北六十里,有陵,涧谷深峻,可以置伏。”孙膑伏弩杀庞涓,即此地。一说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。

③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马陵冈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“懿侯二年,魏败我马陵。”即此。


(1)古邑名。(1)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。《春秋》成公七年(前584年):“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、杞伯救郑。八月戊辰,同盟于马陵。”即此。(2)即今山东省莘县西南马陵,一说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,或以为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。战国齐邑。公元前341年,齐将田忌用孙膑计,诱魏惠王太子申及庞涓至马陵,大破之,即此。(3)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南马陵关。战国赵邑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,兵伤于离石,遇败于马陵,即此。(4)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。战国韩地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懿侯二年(前373年),“魏败我马陵”,即此。有马陵岗。(2)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莘县西部。属大张家镇。人口 1810。据传,很早以前,此地有一个大丘陵,地势复杂,马隆在此居住,故名马陵。有农机修配、木器加工、服装加工、食品加工、面粉厂、饭店、榨油、理发等业。通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柘林郡

    西魏改顺阳郡置,属南襄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。北周废郡为县。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。属湖州。北周降为县。

  • 沁阳县

    1913年改河内县置,属河南豫北道。治所即今河南沁阳市。1914年属河北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89年改设沁阳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改河内县置,治今河南省沁阳市址。1989年撤销,改设沁阳市。

  • 双凤山

    在今山西寿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寿阳县:“双凤山在县北三十里,两峰状若伏凤,山之东有剩水泉。”

  • 蔡山镇

    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蔡山镇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湖北省黄梅县西南部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9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胡世柏,人口3410。因山得名。1945年属蔡山乡。1949年设蔡山区,1958年改英雄公社

  • 西宁府

    ①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朱元璋改南康路置,治所在星子县(今江西星子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、永修、都昌等县地。不久又改南康府。②清雍正二年(1724)改西宁卫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西宁县(今青海西宁

  • 临江军

    北宋淳化三年 (992) 分筠、袁、吉三州地置,治所在清江县 (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、樟树二市及新干、峡江等县地。元至元中升为临江路。北宋淳化三年(992年)分筠、袁、吉三州地

  • 马肝峡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入马肝峡,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,故以名峡。”

  • 九成台

    在今广东韶关市城北城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九成台“在州衙。狄咸建。东坡书且铭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九成台“旧名闻韶台,在州治北城上。宋郡守狄咸建。《府志》:宋建中靖国元年,苏轼与苏伯固北归

  • 五河县

    南宋咸淳七年(1271)置,为淮安军治。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南旧县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五河县:“以五水交流而名。”元属泗州。明属凤阳府,永乐元年(1403)城圯于水,移治故县西北。嘉靖二十五年(154

  • 庄岳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古齐城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八年(前545),陈桓子曰:“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。”后庆封“反, 陈于岳”。杜注谓“庄”为“六轨之道”,又谓“岳”为“里名”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引而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