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石城县置,为通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37通川县: “以地带四达,故曰通川。” 大业初为通川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通州治,天宝初为通川郡治,乾元初为通州治。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乡县:平吴台,“晋末,赫连勃勃取关中,攻克朱皊石之兵于此,筑京观以表武功,名曰平吴台”。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北部,祝融峰东南。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。《太平御览》卷39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作“石囷峰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5衡州:石廪峰“在南岳。其峰耸峙如仓廪”。《清一统志·衡阳府一》:石廪峰“形
一作哈拉玉尔滚。清置,在今新疆温宿县东喀拉玉尔滚村。《清一统志·阿克苏》: 哈喇裕勒衮台在 “札木台东少南八十里”。
在今福建泉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晋江县: 洋屿在 “府西南十里。四围田畴数百顷,屿特起其中”。
又作达马山口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东南二百一十里。藏语 “夏吾” 意为嫩肉,“拉”意为山口。是西藏达巴、普兰边民去印度夏吾 (米当) 地方的山口通道。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、香客可经由此
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南裴社乡。《清一统志·绛州》 “下东镇” 条下: 裴社镇 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
又名斋星陀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上方山,为上方山最高峰。海拔880米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130引阮旻锡 《上方山记》: “峰最尊者为斋星陀,华严于此斋星。曰摘星,讹耳。僧巢其颠下,如飞鸟然。”
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二十里陈村峪附近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“涑水所出,俗谓之华谷。”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:北周建德五年(576),“孝宽为行军总管,围守华谷以应接之”。即此。
即今河北元氏县东南宋曹乡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宋曹村集“在元氏县东南二十里,其西有堡,周一里许,明成化中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