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良涧
即今江苏洪泽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山阳县: “高良涧在府西南九十里。《志》 云,由清河涧沙埠桥西入淮。万历二十一年,淮水决于此。”
即今江苏洪泽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淮安府山阳县: “高良涧在府西南九十里。《志》 云,由清河涧沙埠桥西入淮。万历二十一年,淮水决于此。”
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白面山“在府西南六十里。雪岩拱此,如傅粉然。下有白面渡”。②在今湖北嘉鱼县南。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:刘忠叛,“有众数万, 据白面山, 营栅相望”。即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建昌中营。治所在今四川布拖县(特木里)。
即思晏江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。《宋史·蛮夷传四》: 大中祥符六年 (1013),讨晏州多刚县斗望,“ (王) 怀信夹砦于晏江口,(寇) 瑊与符承训侦知贼谍,欲乘夜击晏江,驰报怀信,即自泾滩拔砦赴
隋大业七年 (611)置,属明阳郡。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。唐初属夷州,贞观十一年 (637)移治今凤冈县东北。永徽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七年(611年)置,治今贵州省凤冈县北。属明阳郡。唐贞观十一年(6
唐末置,属岚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。北宋咸平五年(1002)废。
①即今安徽芜湖县南,青弋江西岸西河镇。旧属宣城县。清嘉庆《宁国府志》卷12:“西河镇距城七十里。”②即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一百二十六里西河乡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①唐贞观六年 (632) 以处降羌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②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为羁縻州,属安定州都督府。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。后废。唐贞观六年(632年)以
在今江西湖口县北八里。清时设千总驻防。
在今广东五华县北大坝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0: 长乐县有河口墟。旧市名。1950年以河口对汛督办区置,治今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。1955年撤销,改设河口县。
即今吉林柳河县东北圣水河子镇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柳河县: “县属胜水河子,距县市东北八十里。” “胜水” 为满语 “胜塞尼马哈” 转音,意为 “冷水鱼”。指这种鱼多的地方貂多、獭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