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中平二年(185)分故鄣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天目乡(今浙江安吉县西南孝丰镇)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刘昭注引《吴兴记》:“光和末,张角乱,此乡守险助国,汉嘉之,故立县。”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分
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兴宁县 “玛瑙堡” 条下: “又新沟隘,在县 (治今兴宁镇) 东南八十里。(明) 正德中,瑶、僮为患,官军讨之,屯于新沟,以扼其要路。”
在今浙江江山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江山县: 琚公岭在 “县东南六十里。路通处州府遂昌、龙泉县”。
①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石羊山“在武仙县西五十里。峭壁如粉屏,俯瞰大江,中有石影,宛如一羊,头角尾蹄皆具”。②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8普州:石羊镇“在安
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城南信江中。《寰宇记》卷107饶州余干县: 琵琶洲 “盖江水回抱,积沙而成,状如琵琶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余干县:琵琶洲“在县治南水中,拥沙成洲,状如琵琶,因名”。②在今广东
古九河之一。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、泊头市之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 疏:“太史,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,故曰太史。……在东光之北,成平之南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“逾漳而南,清、沧二州之间,有古河堤岸数重,地皆沮
在今四川邻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邻水: 昆楼山 “山岩叠峙,势如楼观。《宋志》:乾德四年,移县治于昆楼镇谓此”。
一作中山。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,跨淳化县界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汾阴得鼎,“迎鼎至甘泉,……至中山”。颜师古注:“中读曰仲,即今云阳之中山也。”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《泾阳县志》:“仲山在县西北七十里
在今青海格尔木市西南唐古拉山乡 (沱沱河) 附近 ( 一说在今杂多县西北当曲以北加力曲一带)。为唐代鄯城县(今青海西宁市)至吐蕃逻些城(今西藏拉萨市) 交通要道之 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鄯城县: “大
即流求。指今台湾省本岛。《元史·瑠求传》: “瑠求,在南海之东。漳、泉、兴、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,与瑠求相对,亦素不通。” 至元二十八年 (1291) 冬十月,“命杨祥充宣抚使,给金符,吴志斗礼部员外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