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港镇

龙港镇

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南六十六里龙港镇。为鄂东南革命老根据地, 1931年中国共产党鄂东南特委机关驻此。


(1)在山西省沁水县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8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梅河与杏河交汇处,人口1.3万。自隋代起历为县治。1949年属沁水县第一区。1953年设城关乡。1958年改红旗公社,1959年改城关公社。1984年改镇。2001年王寨乡、杏峪乡并入,城关镇改名龙港镇。因位于龙港山脚下故名。地处梅河、杏河交汇处,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豆类。有纺织、水泵、农机等厂。侯月铁路、翼阳公路经此。境内有战国古墓、李瀚墓、文庙、城隍庙等文物古迹。(2)在浙江省苍南县东北部、鳌江口南岸。面积48.4平方千米。人口1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港,人口8.1万。1983年划沿江、龙江乡部分地置龙港镇。1992年沿江、龙江、白沙、海城乡并入。以鳌江下游俗称青龙江得名。产稻、水果等。工业有塑料制品、中西服装、地毯毛毯、毛线毛纺、印刷制品、包装装潢、工艺美术、仪器仪表、机械五金、食品水产品十大行业。为温州市工贸港口重镇、苍南县经济中心。建有机械、纺织、服装、建材、水产品等专业市场,为浙南闽北重要物资集散地。公路与温分公路衔接,龙江港为浙南五大港口之一,海运通沿海各港埠。(3)在湖北省阳新县西南部。面积143平方千米。人口9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港,人口1.2万。以境内龙港河取名。镇以驻地名。1949年属阳新县第五区。1952年为龙港乡,1958年属龙港公社,1984年改置镇。2001年富水镇并入。地处鄂赣边界,北临富水。主产稻、小麦、甘薯等,盛产茶叶、柑橘。煤炭资源丰富。有农机、竹木加工、副食品加工等厂。为鄂、赣两省农副产品集散地。106、316国道和龙洋公路会此。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,有革命遗址多处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乞湿泐巴失海子

    即乞则里八海。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。《元朝秘史》卷5:征乃蛮,“又追至乞湿泐巴失海子”。

  • 卑移山

    贺兰山的古称。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北段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北地郡廉县: “卑移山在西北。”

  • 润州

    ①隋开皇十五年 (595) 置,治所在延陵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润州: “城东有润浦口,因以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 复置,治所在丹徒县 (今江苏镇江市

  • 宣政殿

    ①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称: “其天子常朝之所曰宣政殿,殿门曰光范门。宣政之北曰仁寿殿。”②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,龙朔二年 (662) 建。在今陕西西安城北

  • 方山戍

   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垂山水“又南径方山戍西”。

  • 汶溪县

    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。次年废入三溪县。

  • 北制

    即制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。《左传》:隐公五年(前718),“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”,即此。即“制”。

  • 大峒镇

    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附近。明万历中,督臣凌云翼于大峒镇设参将,筑城驻守”。

  • 莽张店

    即今河南罗山县南莽张乡。清乾隆 《罗山县志》 卷1 《镇店》: “莽张店,南四十里。”

  • 营丘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潍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。大业八年 (612)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,仍属潍州。八年(625) 并入北海县。②辽析霸城县置,属兴中府。治所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