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郑地。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。《春秋》:襄公七年(前566),“公会晋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”,即此。《谷梁传》作“”。
古邑名。又作。春秋郑邑。确址未详,一说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。《春秋》襄公七年(前566年):“公会晋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。”即此。
春秋郑地。当在今河南鲁山县境。《春秋》:襄公七年(前566),“公会晋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”,即此。《谷梁传》作“”。
古邑名。又作。春秋郑邑。确址未详,一说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境。《春秋》襄公七年(前566年):“公会晋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于。”即此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姚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旧城东北十五里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。治今云南省姚安县东,属姚州。天宝以后地入南诏。
又名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。在今新疆精河县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 “戽水于岸自然成盐,商贾运贩一升数钱,伊犁之境是焉仰给,故又曰盐海”。
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改贡山县置,属播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1播州芙蓉县: 废胡江县 “以界内江名邑”。显庆五年(660) 废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小现礁。1935年命名小觅出礁。1947年改名小现礁。
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: 顾浦 “自嘉定县引吴淞江水北入吉泾,又东北而折戚虞泾,东曰南盐铁塘,西曰张泾、横沥,并北注于娄江”。
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,接淳安县界。宋 《淳熙严州图经》 卷3淳安县: 县境 “东北到分水县界八十六里,以塔岭为界”。②在今广东始兴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02始兴县: 塔岭 “在县西十里。巍然耸峙,上
1948年革命根据地由内乡县析置,治所在西峡口(今河南西峡县)。因县驻地而得名。次年1月改称西峡市(镇级),属内乡县。同年12月复置西峡县。在河南省西南部,西邻陕西省。属南阳市。面积 3453 平方千
①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南部,距城二十余里。清光绪《通州志》卷2:双桥“在州城西十二里,与大兴县接界。明文征仲诗:‘立马双桥日欲斜’即此”。②在今广东鹤山市西南。清乾隆三年(1738)置巡司于此。(1)古地
在今湖北竹溪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溪县 “白土关” 条下: “东四十里有磁瓦关,皆戍守处。”
一名亚谷河。即今甘肃正宁县四郎河。源出子午岭,西南流至陕西彬县入泾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3真宁县: 隋置罗川县,“因县南罗 (川) 水为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