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译者
西夏译经者称号。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。主持西夏译经,常以国师担任。景宗元昊时为白法信,惠宗秉常时为白智光。
西夏译经者称号。直译为都译勾管作者。主持西夏译经,常以国师担任。景宗元昊时为白法信,惠宗秉常时为白智光。
见“都知”。(1)朝会时的领班。唐制,凡朝会奏事,以监察御史二人押班。宋制,由参知政事、宰相分日押班,余官随班升政事堂朝谒。(2) 宦官职名。宋置,为宦官的领班,其地位在都知、副都知之下。辽南面官内侍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职方置,北周沿置,为夏官府职方司长官,掌天下地图,主四方职贡。下设小职方下大夫、小职方上士以佐其职,领士方中士、山师中士、川师中士、怀方中士、训方中士等官属。北周
刑部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明代铨选方式之一。不定期举选,以恩例铨任举人为官。
官名。金司天台内部机构有算历科,司其事者员额八人。元司天监沿置,设管勾二人。
县的等级之一。金制有剧县,为赤、京、剧、次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县的第三等,亦称次赤,为二万五千户以上的县。
参见“主客郎中”、“主客清吏司郎中”。
官名。明朝巡抚兼理军务之职。其地原设有总兵官,则称赞理军务。
见“殿中郎”。
宋代三司内部机构,为户部五案之一。掌酒的专卖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