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五城兵马司

五城兵马司

官署名。明清管理京师治安之机构。掌巡捕盗贼,街道沟渠、囚犯火禁之事。元朝曾于大都路设兵马司,掌治京城治安。明沿元制。洪武(1368—1398)中于北京、南京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分置,始称五城兵马司。设指挥、副指挥及吏目等。清顺治(1644—1661)中京师五城沿置,每城设指挥、副指挥、吏目各一人,分别设置衙署,隶于巡城御史。并掌宣示条教、平粜、赈恤等事。每城各司二坊,副指挥、吏目各管一坊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,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城副指挥分别移驻朝阳、阜成、永定、德胜诸门外,钤辖关厢。


官署名。明代设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,掌巡捕盗贼,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、火禁之事。其官有指挥使各一人,正六品,副指挥使,各四人,正七品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》。清沿明制,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都察院》:“兵马司指挥(正六品)、副指挥(正七品)、吏目,五城各一人,掌巡缉盗贼,平治道路,稽检囚徒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京师警察厅收发所

    京师警察厅内部机构。由总务处管辖,主办文件收发、器物保管、造具巡官长警饷册与招募巡警的花名册,置巡官五人,巡长二人,巡警九十人。

  • 左将

    官名,汉代西域诸国多设此官,为高级武将,掌帅军作战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蒲类国》:“辅国侯、左右将、左右都尉各一人。”

  • 亲属有犯法者不得任宿卫

   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汉代有此项规定,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即有“弟犯法不得宿卫”的记载。

  • 磨勘司左司丞

    官名。明太祖洪武三年(1370)于磨勘司置司丞,不分左右,五人,佐司令掌司事。十年革。十四年复置,始分左、右,各一人。二十年复罢。

  • 堂食公使酒库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属尚书省。掌受给岁赐钱。设库使、副使各一员领库事,秩从八品、正九品。金尚书省所属机构。设使一人,从八品,掌受给岁赐钱,总领库事;副使一人,正九品,佐助公使理事。

  • 都提举万亿宝源库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属户部。初为万亿库,又称提举万亿库。世祖至元二十四年(1287)定秩为正四品。二十五年,分万亿库为宝源、赋源、绮源、广源四库。本库掌宝钞、玉器。官名,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

  • 检讨官

    官名。宋朝讲议司、修政局、实录院皆置,在本部门负责检验故事,进行研究。

  • 绩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 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绩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驭吏

    掌管驾车的小官吏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(丙)吉驭吏耆酒,数逋荡。”

  • 东西牛羊司

    官署名。北齐设置,掌饲养牛羊等牲畜,以供应宫廷之需。各设署令为主官,秩从八品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二十·北齐官品》。唐宋唯称牛羊司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