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仓啬夫

仓啬夫

官名。主管粮仓的小吏。战国秦置。秦汉沿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仓律》: “县啬夫若丞及仓、乡相杂以印之,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禀者各一户以气 (饩) 自封印。”参见“啬夫”。


官名,战国时即有此官,秦汉沿置,为县级官吏,掌征收、储存、保管、分配粮食、饲料、种子。睡虎地《秦墓竹简·仓律》:“县啬夫若丞及仓、乡相杂以印之,而遗仓啬夫及离邑仓佐主廪者各一户一饩,自封印。”秦朝除国家设置的大型粮仓外,还在县乡设中、小仓,属内史,各仓置仓啬夫、仓佐、仓吏等,仓啬夫要定时向内史汇报征收、储存、保管、分配粮食、饲料的情况,并受所在县令的监督和检查。西汉东汉皆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侍伯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见“前侍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左散骑常侍

    官名。唐、宋、辽置。详见“散骑常侍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侍从、规劝、顾问、应对。秦汉皆置散骑和常侍,皆为加官。魏文帝合二官为一,称散骑常侍。南北朝沿置。唐于中书、门下各置二人,左散骑常侍属门下省,右散

  • 河南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河南清吏司”。

  • 内翰林弘文院

    官署名。清初“内三院”之一。顺治二年(1645)将原设翰林院裁撤,翰林院官分别并入内三院,原内弘文院遂改称“内翰林弘文院”,长官称“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”。十五年,内三院改为内阁。十八年复旧制后仍称“内

  • 左射声倅长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射声率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置司于杭州 (至元二十九年由平江路迁至杭州),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。

  • 县正

    官名。①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位次遂大夫。一说为周朝置。《周礼·地官·县正》: “各掌其县之政令征比,以颁田里,以分职事。掌其治讼,趋其稼事而赏罚之。”② 隋朝郡县属员。郡置县正,县置正,大兴、长安县正

  • 辅政王

    官名。清初特设辅佐皇帝之职官。崇德八年(1643) 八月皇太极死,子福临嗣位,年仅六岁,遂以郑亲王济尔哈朗、睿亲王多尔衮辅政,称辅政王。顺治元年(1644) 十月福临在北京即位,加封多尔衮为“叔父摄政

  • 太子司经

    官名。金朝置,属宫师府。掌太子所用的经史图籍、笔砚等事。秩正八品。官名。金置,属詹事院,秩正八品,掌经史图籍笔砚等事。佐官有司经副,正九品。

  • 段匹库都监

    官名。金宣徽院所属有段匹库,以都监、同监为正副主官,下设本把十二人。